首页 -> 2008年第3期
《巴尔扎克葬词》的另一种教法
作者:赵胜启
有些问题我在回答的同时也鼓励学生提供参考答案。李丽同学主动回答蔡群群同学的问题“为什么‘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时还特别引用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和臧克家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以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示强调她所认同的生死观。
张莹同学提的问题“巴尔扎克被称为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作品多为批判性的,但他的代表作却命名为《人间喜剧》,为什么说是喜剧?矛盾吗?”徐雅丽同学提的问题“课文第三段中说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又说他所有的作品仅仅成了一部书,二者相互矛盾吗?为什么?”初觉肤浅,却十分符合高中生的知识实际,一点也不多余。
回答22个问题时我发现同学们的热情很高,并且是全班性的。在接下来的评选最有价值的问题时,一些戏剧性的插曲很有意思。本来我打算评5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可由于有价值的问题远远不止5个,所以很快全班便决定评“八佳”,后来干脆凑整评了个“十佳”。获得“十佳”的同学是:丁贝、施婷、张莹、董子瑞、喻静、谷艳萍、蔡群群、徐雅丽、刘家龙、汪慧。
此时刚好下课。面对学生的热情我动情地说了这样的课堂结束语:今天的课大家上的非常好,我们得感谢来我们班听课的教师,是听课老师激发了我们这堂课的激情。我们不仅仅要感谢听课的教师,其实我们更应该感谢的是同学们,你们超水平(也不能说是超水平,只要教师去点燃学生就能燃烧)的发挥使这堂语文课变得分外精彩!
教后记:
1、这堂课称之为尝试课是与常规课相对而言的。因为按常规教法我会进行介绍作者,分析层次、思路,分析写作特点等环节。当然我想讲的当然有意义,可又怕没意思。语文课堂的有意思问题其实是个很耐人寻味的研究话题。
2、这堂课强化了预习功能,学生动脑筋了,参与面广,教师也被调动起来了。倘若只是老师讲,很多问题根本就发现不了。就算老师上课前可以预设所有问题讲给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思考,也不一定有效果(旧课堂学生思考问题往往被动)。这堂课是学生自己提的问题,自然很想听听老师的说法,就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听了。教师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拿给学生,师生的激情也不容易起来。抹杀教师课堂激情的是教师自己,而学生往往赋予教师激情。
3、大可不必担心某些重要问题、常规问题讲不到。其实学生提的问题是相当广的,就算学生有些问题没有直接提,教师在回答有关联的问题时只要顺便插入补讲就行了。万一觉得有些问题实在未牵连上,最后再来个10分钟补充也未尝不可。
4、这堂课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对学生进行了人文、人性教育,道德情操的教育以及情感的熏陶。新课标尤其重视这一点。可这不应该是老师教给学生应该怎么怎么,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文学作品、情感、问题去激发学生。旧课堂总是无情地“主动”给,其实我们应该想法引导学生热情地来拿。
5、这样的课要求教师课堂上要活,教师的知识面、对课文的把握、备课的深入要求较高,否则在回答学生提的有些问题时可能会卡壳。是的,教师课前即使下了不少功夫,课堂上可能依然难免尴尬。但是倘若课堂真能上出些意味来,我觉得很值。
赵胜启,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本文编校:舒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