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用问题教学法探读《阿Q正传》

作者:冯为忠




  
  (三)结束语:
  第七章的题目是“革命”,阿Q极端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极端贫困的经济地位,使得他“神往革命”。他怎样去革命呢?现实情况又如何呢?下次我们共同探讨学习第八章《不准革命》。
  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避免教师的“一言堂”,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氛围,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不当,往往会适得其反。教师问题的科学设计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基础,下面就结合本节课的具体实践谈谈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科学地设计问题。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针对性
  所设计的问题要针对文本特点,切忌“高射炮射蚊子”。本课涉及的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与中学生的现代生活相隔较远,小说本身又有深厚的思想内蕴,如果不寻找良好的问题切入点,仅仅纯理性的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社会意义,那么学生只能是似懂非懂,只能停留在对阿Q滑稽可笑的言行认识的层面上,就不能正确理解辛亥革命和阿Q命运之间的联系。本课案例扣住文本,化大为小,逐步走进文本,走进阿Q,走近鲁迅的小说。同时所设计的问题要针对学生情况,切忌“一厢情愿”,要帮学生构建已知——未知、信息——符号、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桥梁。
  2、层递性
  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完全是太容易的问题,无助于学生积极思维,所以应避免简单的“是非问”;但如果一开始就难度太大,又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不知如何回答。因此本课案例导入新课就提出疑问,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兴趣,探究课文时也是从简单的、书本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开始,然后引导启发,步步深入,如第3个问题的3个小问题之间由捕捉信息到分析原因,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从而逼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生成性
  问题之间要环环相扣,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前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个问题的提出作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如案例中的第9个问题阿Q为什么对革命“向来深恶痛绝之”,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到马克思的名言或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而打破具体学科内容的界限,自我搭建旧知和新知联系的平台,那么这就是主动的学、互动的学、生动的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努力获得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准确性
  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的主阵地,语文教师是最应该“咬文嚼字”锤炼语言的,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难度适宜,有严密的逻辑性,有明确的指向性。
  5、适度性
  问题教学法以问题或问题的串联来组织教学,但并不是说要一问到底,而造成热闹非凡的场面,教师设计和提出问题应该适度,提问应提问在刀刃上,避免随意发问一些可有可无、没有价值的问题,别让课堂“失真”。语文课堂教学承担多项功能,这也不是仅仅凭借“问”“答”所能完成的。语文课堂的空间是广阔的,可以让学生说、读、写,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可以由老师引导、点拨、评价、讲析,可以让学生默读、静思、想象。基于上述认识,本案例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时不仅有师生的问答,还有教师的点拨、分析、总结,还有学生主体的朗读、品味,多种方法组合,有效组织语文课堂教学。
  以上谈的仅仅是教师如何提出问题。实际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阅读文本,主动质疑释疑才是问题教学法的更高层次,这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更高。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西方教育家布鲁巴克也说:“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本课的教学模式还主要停留在第一层次,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课改的方向,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冯为君,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仪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