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阅读与写作互促论
作者:彭红兵
《芦花荡》黑瘦老头有一段心理活动描写:“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细腻地写出了老头子的心理。有过去辉煌经历的自豪,有未完成任务的愤愤自责,有自己无儿无女身世的感伤,有对这两个女孩父亲般的慈爱,有平日盲目夸口的内疚,有老脸无处搁的羞愧。这告诉我们描写心理活动不能单一平直。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变化的,要写出起伏变化来。我们可以再拿几篇心理活动描写出色的文章来扩展阅读,比如《红楼梦》林黛玉敏感心理的描写。最后请同学们写一个片断,要求心理活动是变化的,有一个过程,也要合乎角色和环境。
而《安塞腰鼓》、《端午节的鸡蛋》、日本作家《母亲架设的桥》等风情文章,要指导学生了解如何抓住具有地域色彩的事物写出地域风情。
其他如句式、段式、修辞、对比、象征、波折等写作知识,都可以从阅读中直接获得,并应用于习作训练。
一篇优秀的阅读课文,总是有一些值得我们去品味、推敲、模仿、借鉴的写法特点。可以说一篇好的文章就是一个巨大的写作素材库。只要我们老师有一种为写作而阅读的思想,以读促写,就能得到生动宝贵又经济适用的教材;学生的习作必然能切实有效地得以提高。而这一为写作而阅读的习惯,又能更好地帮助阅读,学生将普遍感到语文学习的成功与乐趣,并将影响深远终身受益。
以写促读
反过来,有些同学对阅读课如果产生不了兴趣,不能深入领会要旨,或无法发现美点,我们又可以通过写作找到突破口来促进其细致地阅读。比如学习散文诗单元时,布置一篇散文诗的写作。学生对散文诗不了解,就觉得困难。问题出现了,解决问题就成为主观的愿望。这时可趁势介绍一组诗歌和散文诗给学生。引导学生明白散文诗。它是散文,句子长短不一,不押韵,表达比较自由。但也是诗歌,因为它具有诗歌的形象化和曲折含蓄的特点。一个意思总是借助于具体可感的形象。如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是借一只鸟的形象来表达对中国这块土地的热爱;又比如,舒婷的《致橡树》,作者的爱情观不是直接议论出来的,而是塑造了一棵个性独立的木棉树来寄寓的。臧克家“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句诗讲了这样一个意思:有的人欺压人民,有的人服务人民。但是这一抽象古板的意思却用了形象的语言,使我们看见了动作听见了声音,在对比中对两种人产生鲜明的印象。散文诗的语言就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
我们在学习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组歌》、高尔基的《海燕》、鲁迅的《雪》、巴金的《日》《月》以前,就可以布置散文诗的写作。如,以《组歌》为范例仿写散文诗,注意:1、运用拟人化写一事物;2、艺术化地描绘;3、抓住事物本身的特点;4、充分发挥想象。结果学生是写出了像样的作品的(结果其实并不重要)。通过“写”促进了“读”。
再如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如何抓住事物特征,怎样说明事物特征,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怎样增强说服力等,这些写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必然会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去阅读和学习说明文和议论文。
“以写促读”是“以读促写”的逆向过程,就是为了写作而追溯至阅读,获取直接经验的一个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彭红兵,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大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