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从《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教学谈新课改

作者:陈堂君




  新课程实践中,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等,重点是思考与运用。可以通过个别学习、分层教育、合作学习等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三、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就地取材,开发和丰富教材资源
  
  在讨论和交流《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写作特点之后,彭老师抛出了《常熟顶山栗资料选辑》,共有四则材料:
  材料一:
  栗生山阴,九月采。(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九《果部·栗》)
  峨峨顶山高,十月寒霜肃。霜栗大如拳,紫苞剥黄玉。福荔及夏收,宣栗亦早熟。独尔饱风霜,香甘颇俱足。(明初释古潭《顶山栗》)
  ……
  且不说学生怎样运用这些材料写作《常熟特产——顶山栗》,单就这四则材料的选用也是对我们有启发的。
  1.让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用学生熟悉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顶山栗这一家乡的特产,色香俱佳,味美可口。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学习材料联系起来,越发感到津津有味,兴致盎然,因而也收到了好的效果。
  家乡特产是有限的,学生的生活范围是广阔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教学材料具有广阔前景。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思考,就会发现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材料比比皆是。
  2.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虽然有《常熟特产——顶山栗》及类似的范例,但老师们还是普遍感到较难。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对课程资源的范畴把握不准,不知道哪些属于教学资源;二是不愿意下功夫,花气力去寻找和利用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它包括教学环境。如学校图书馆、实验室、教学实践基地和可以用来进行教育活动的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问题是你选择哪些,怎么利用。要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就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能。
  不管是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还是教材的拓展与延伸,还是教学情境的创造与设置,都取决于教师的水平。教师的素质对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利用的状况和发挥效能的程度起决定作用。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陈堂君,男,江苏省特级教师,现居江苏常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