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语文课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作者:章建红




  语文教学如今比较流行一种做法,即上课后大都要创设情境。这种“流行”与近几十年来的理论发展有关,更与新课程的价值导向有关。本来,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好事一桩,无可厚非。也确实有许多教师通过“情境”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供攀爬支架,课堂因此生机勃勃,有了效率。但是,有的教师把它当作点缀,还有一些教师却因此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方向。
  语文教学理论如何应用到教学实践,是一门学问。我们学习之余,习惯了接受,习惯了模仿,却很少去独立思考,去寻找源头。未经思辨的理论是没有意义的。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到底有何作用?常用、少用,还是一概不用?我们到底对“情境”和“创设情境”有多少真正的领悟和把握?如果陷入误读误解的泥沼中,那又怎么能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呢?
  
  一、什么是情境
  
  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一书中,对情境是这样描述的:“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现代汉语词典》对情境的解释是“场景,境地”。它依赖于特定的场景,并在场景中展开、生成。而场景是“某种场合的情景”。“情境”非“情景”也。情境依赖于特定的场景。语文课堂教学所需的情境必须有包含语文信息的特定的场景来支撑。
  
  二、什么情形的情境才能够得上语文教学中的“情境”之本义
  
  我认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应该有能激发学生乐于参与、关注和活动的“情”,并有引导学生浸润于探索、思维和发现之“境”。情境需要我们以具体的场景作背景、载体,然而,场景本身是否具有“待完成性”,即场景的呈现能否有效唤起学生的认识不平衡感、问题意识及认识冲突,场景本身是否具有一种“召唤力结构”,即能否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究、思考中来,而且,这种吸引不仅仅依赖场景外在的东西,比如画面、音乐、动态感等,还依赖于情境中蕴含的语文的魅力,这些更应该成为我们理解、营造情境的核心要素。由此,我认为:一个即使没有现实背景,但能有效吸引特定年龄阶段、特定认知水平的学生参与语文思考的场景,应该构成有效的情境,而一个即便充盈着丰富现实意义,但却不能有效引发学生的语文思考与认知介入的场景是无法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情境的。
  因此,当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语文教学实践时,会发现我们曾经创设的很多“情境”往往还停留于场景层面上,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因为,它内在召唤的结构与语文思考的缺省,使它丧失了情境应有的特质。正缘于此,让情境拥有必要的“语文脊梁”,“思考脊梁”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三、怎样合理地创设情境
  
  记得有一位教授说过:凡是有成效的教学与教育,均需要有与其目标相应的情境,这是规律性的事情。这话不错。每课必“情境”,实际上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情境的创设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有时创设情境,确实会对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作用。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否创设情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应该以该情境能否很好地承载语文知识作为标准,否则将会舍本求末。
  情境的创设预设了对教师创造性行为的要求,意味着教师的创造和精心设计。因此,好的情境创设应满足一个基本要求:就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创设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即不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而且创设的情境与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并且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一)让“场景”升格为“情境”
  平时教学,有些教师“追风”、“赶时髦”,为赋新词强说愁,总要设置些情境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全班交流,搞得课堂很是热闹。应该说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引起学生思考。然而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表明,诞生于类似背景的情境,很难诱导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与关注。即使有,也是“无病呻吟”,程式化问题居多,真正有价值的罕见。因此,要使“场景”升格为“情境”,要设法诱导学生主动介入与思考。
  实际上,当我们回首审度,不难发现,我们曾经创设的很多“情境”,往往还停留在场景的层面上,能否自发诱导思考,是场景区别于情境的最主要标志。
  创设的情境必须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兴趣的背后展开深入思考,这是将场景转化为情境的关键。
  
  (二)合理挖掘,科学引导,体现出“情境”的真正价值
  精妙、合理的引导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使原本看似朴素的教学场景化作学生思维激荡、智慧迸发的语文情境。
  1、恰当运用情境导入,吸引学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开始,教师如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出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奠定了一堂好课的基础。
  中国诗词讲究意境,而意境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情境。中学语文教材中,诗词教学内容不少,如能创设与内容相契合的情境,对融入课文,理解课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春》意境优美,上课时我先放了瓦格而纳的《四季组曲》中的春部,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同时想象课文中的画面,再请个别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前已寻找到的有关初春的诗词语句。此种氛围下,春景呈现,学生仿佛置身于春天的原野上,课在这样的意境中进入,学生自然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
  2、立足文本,创设合理合情的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课文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拓展教学思路,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要抱一种大语文教育观,跳出课堂,与生活相联系,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平淡文字下蕴涵的深情。
  朱自清的《背影》自发表以来,一直是颂扬深沉父爱的经典。可现今的中学生大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出生,是在蜜罐中泡大的,对生活的磨难和无奈没有体会,对在困境中父亲对子女深沉的爱更是陌生和惘然。他们没有这种体验。要想让中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必须创设立足文本的典型情境,营造特定的环境。人物的活动需要特定场景,祖母死了,父亲还亏空变卖典质,办丧事又欠新债,真是祸不单行,还要出门谋生,家境甚是惨淡。这样的境况下,父亲早已疲惫不堪,却还一心牵挂儿子,在这样的典型环境中,父亲的形象就更加鲜明。有的情境创设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初中教材中有些结尾是开放性的。如《皇帝的新装》,结尾并没有点明两个骗子的结局,利用这一点,教师可让学生自由想象,给课文加结尾。这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在写作上学生有了更大的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创设合理的、良好的情境是一个课题。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只被动地接受,也不能装腔作势地搬弄自己尚末真正弄懂的一些术语和理论。对于“情境”和“创设情境”应有足够的认识与把握,把它们作为一种新的思考与探索的过程加以深究。从而让“情境”为语文教学服务,让语文教学因“情境”而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