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阅读教学应从研读课文开始

作者:朱河清




  关于读书质疑,古人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宋人朱熹认为,阅读要善“问疑”:“读书无疑者,须叫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孔子在《礼记·中庸》中论及学习的五个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审问之”强调的就是善于质疑发问。黄宗羲的体验是阅读“见疑”:“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方始是学。”
  “学则须疑”(张载语)、“疑则有进”(陆九渊语)都是颇有见地的话。
  教材中,有些文章的语言看似平淡,似乎无可疑之处,但如果我们去细细品味,有时也会发现此处同样蕴涵着丰富的知识,觉得意味深长,感觉到恰是作者匠心妙笔之处。事实上,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对课文中的字、词、句、篇章结构以及写作特点常常会产生一些疑问,而这些疑问,往往是钻研教材理解课文的结果。疑问往往是我们所没有注意到的重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我们把握课文有很大的帮助,阅读效率也因此得以提高。
  深读课文,就会在平淡无奇处“生疑”。《紫藤萝瀑布》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看似矛盾的两句有什么联系?《散步》中开头一句话是:“我们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句话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删去“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可以吗?列举人物应用顿号,为什么用逗号?《生命 生命》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文中的“震惊”、“震撼”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三味书屋”匾下为什么画“梅花鹿”?“三味”指什么?《醉翁亭记》中的“射”究竟是什么?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就会深深体会到课文意味悠长,体会到课文的语言魅力和文化魅力。
  
  (三)旧文新读
  这里所指的“旧文”,是相对的概念,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经典”。以初中为例,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规定了108篇基本篇目,作为教材编写的必选文章,其中不少篇目历久弥新,课标教材中仍保留了一部分。人教版初中课标教材共有课文169课,保留的传统篇目有54篇,超过30%。
  在新课标观照下,研读这些课文应该有新的起点,常读常新。曾几何时,这些经典课文大都被套上政治枷锁,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材料,动辄就上纲上线,“批判什么、揭露什么”似乎成了课文解读的思维模式和固定范式,严重制约了教师,使活生生的文本失去光泽,失去语文的本质特征。世易时移,对这些文章的理解,应还原或发展。“旧文新读”的基本特征是由政治解读走向文化解读、人文解读。《我的叔叔于勒》要摆脱“阶级斗争”,揭露人性的弱点——嫌贫爱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应回归“人性”的生活层面,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并不是厌恶和批评,对寿镜吾先生也没有批评之意,只是客观地再现童年生活的一个片断,所谓“厌恶和批评”,是读者受政治思想影响附加上去的;“海燕”能感动我们,在于它的“勇敢的形象”,如果政治化、革命化,这篇课文必然黯然失色;《背影》中,我们在品味语言上,往往只习惯于注意父亲的动作,没有留意他的衣着。“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为什么要特写“黑”?因为父亲还在“守孝”期,他仍在沉重的悲痛中,一方面家境惨淡、痛失亲人,一方面又要与儿子分别,在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家”的背景下,父亲却要承受三重折磨,正是如此,才有文章后面的“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一个悲苦的父亲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说到旧文新读,我们不得不谈谈鲁迅作品的阅读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写的中学语文教科书,入选的鲁迅作品达16篇之多。人教社中语室温立三先生在《鲁迅作品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一文中有这样的阐述:“对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这种阶级分析和政治图解现象,把一篇篇深刻的鲁迅作品图解为某些空洞、抽象、深奥、难懂的政治观念的符号并强行灌输给学生,甚至把鲁迅作品课上成思想政治教育课,这是我们所不赞同的。时至今日,仍然还有部分教师这样说:《孔乙己》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戕害读书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扼杀儿童天性,《社戏》是歌颂劳动人民纯朴自然,《药》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祝福》是揭示勒死祥林嫂的三条‘绳索’……这些不能说错,但仅限于此是远远不够的,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比这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复杂得多,且与时俱进,但许多老师的理解仍停留在三十年前的理解水平上。”事实正是如此。在教学鲁迅作品时,我们一般都会了解和介绍鲁迅的生平,但我们的了解和介绍往往单一化、程式化: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出生于浙江绍兴,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这样,鲁迅就被“神化”了,成了至高无上的圣人,而他作为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一个平常的人这一面却被忽略,他的文章被无限地阶级分析和政治图解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里所说的“旧文新读”并不是盲目的标新立异,而是一种文本解读价值取向:由政治解读走向文化解读、人文解读。
  
  (四)比较研读
  “不识货,货比货。”用比较的方式研读课文,利于开阔视野,拓展延伸,加深理解。比较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对比,也可以类比;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整体的;可以是思想内容的,也可以是语言的。一切都根据课文实际及材料积累。
  让我们通过三个例子体会一下比较研读的好处。
  1.《藤野先生》原文与修改稿的比较。我觉得,研读《藤野先生》,最好是读他的手稿,从手稿中看到,有不少修改补充,这些修改补充可以帮助研读文章。
  修改部分举例:问问熟悉时事的人——问问精通时事的人;运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便演几片时事的片子——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他的行为,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小而言之,是为邻国——小而言之,是为中国。
  补充部分举例(括号内为补充内容):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过了一个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但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深恶痛绝的文字。
  通过比较,认真分析这些修改补充部分,我们在佩服鲁迅先生的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语言表现力之余,更能深层次地理解其文其人。
  2.《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与原稿比较。课文在原作的基础上作了六处改动(题目一处,内容五处):
  (1)原题《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是两个分句,课文题目改为“爸爸的花儿落了”,显得简洁,可以引发联想。
  (2)原文:“今天,六年后到了,老师真的选了我做这件事。”课文改作:“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选做这件事。”改动以后,突出了文章的主人公,暗含出选小英子作全体毕业生的代表的,不只是老师的个人意愿。
  (3)原文:“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妈妈打扮得穿上肥大的夹袄(是在夏天!),和踢拖着不合脚的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走向学校去!”课文改作:“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妈妈逼着穿上肥大的夹袄,(是在夏天!)踢拖着不合脚的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走向学校去!”因为早上时间紧迫,妈妈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向一个刚刚七岁的孩子详细解释,她只能“逼着”英子穿上厚点的衣服去上学。
  (4)原文:“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课文改作:“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上学。”把“花五大枚”改作“花钱”,改得很妙。其实,爸爸不是吝惜金钱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品德。
  (5)原文:“我怕同学耻笑我。”课文改作“我最怕被同学耻笑”。改动后的“最怕”一词更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
  (6)原文:“她教我们唱歌跳舞。”课文改作:“是她教我跳舞的。”改动后的句子写出了孩子对童年的记忆是具体的、清晰的、准确的。
  3.《苏州园林》与《故宫博物院》的类比。
  《故宫博物院》中有一段关于御花园的描写:御花园的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与苏州园林的描写比较,御花园的描写虽然显得简略,但我们可以体会到,两文都表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心态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讲究艺术效果,追求自然之趣。
  方智范先生说:“教师研究文本是备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还有着特殊的决策意义。因为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钱理群教授说:“应该保持阅读的新鲜感,不带任何先入的主见、不做任何分析地去读,抓住阅读的第一感觉与感受,以感悟为基础。要感同身受地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同欢乐,体察他们心灵的每一个细微的颤动;特别要细细琢磨作品的语言,品味出语言的味儿来。”可见,研读课文是无止境的,深入研读课文,深有体会,阅读教学才能丰富多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