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客”族词研究

作者:王洪涌 刘合柱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播客”是“博客”的一个类,因为两者在管理模式、发布途径上是相似的。但是我们发现,人们更多的时候是把“播客”作为一种区别于“博客”的一种新的传媒方式来理解和使用的,“博客”偏重于文字图片等,而“播客”更侧重于音频视频等内容。正因为如此就出现了例(7)(8)中“博客”“播客”两词并列使用的情况。
  
  三、网络“客”族词
  
  除了以上“博客”和“播客”之外,因网络而产生的带“客”的词语还有很多。请看下面两例:
  (9)如今,博客方兴未艾,黑客、闪客、极客、优客、忽客……各种“客”层出不穷。(《江南时报》2005年12月27日)
  (10)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许多生活方式,有的人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电脑前。不知从哪天开始,生活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客”人,闪客、博客、拍客……如果你现在还不是其中的一种“客”人,就该考虑一下,是不是自己已经快被时代OUT了?(《京华时报》2006年3月16日)
  据我们的观察和统计,到目前为止,因网络而产生的带“客”族词语主要有:黑客、红客、灰客、白客、闪客、博客、维客(“维客”从“wiki”而来, “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weekeeweekee”,它是“快点,快点”的意思,后来缩减为英语“wiki”,“维客”是一种超文本系统,是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的网页,用这种方式的人就叫“wiker”,也译为“维客”)、播客、拍客、极客(来源于geek,又名奇客,精通电脑和网络的专家、行家)、访客、网客等。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客”族的网络新词?李宇明在《词语模》(载邢福义《汉语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一文中指出:“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背景就像是造词的模子(简称‘词语模’)一样,能批量生产新词语,并使其所生产的新词语形成词语族。”对于这里所考察的“×客”词语族而言,可以理解为是通过“词语模”的形式而产生的。
  这组“客”族词中,“黑客”的“族龄”应该是最长的,资格也是最老的。“黑客”已经被《应用汉语词典》(2000年)、《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1978-2000》(2000年)、《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版附录部分,2003年)、《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2005年)收录,“闪客、红客、灰客、蓝客”被《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年版》(2003年)收录,其他的可谓是新新词语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它已经从2003年《现代汉语词典》增补版附录部分加入到该词典的正式条目中,尽管释义没有改变:
  【黑客】①指精通电子计算机技术,善于从互联网中发现漏洞并提出改进措施的人。②指通过互联网非法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查看、更改、窃取保密数据或干扰计算机程序的人。
  “黑客”产生后,与之意义相对、相近或相关的表示与计算机技术有关的“……的人”,渐渐出现了“红客、灰客、白客”等系列词。“红客”指出于爱国或正义等与恶意扰乱他人的黑客相对的计算机高手;非法进入但不破坏的称为“灰客”,只研究与开发特殊程序与软件的则为“白客”。或许有其他颜色之“客”产生,也不足为奇。
  “×客”的词语模形成后,以“客”为“模标”(词语模中不变的词语),而模槽的空位中则可以换用不同的语素或词,从而产生新词。这一词语模极具能产性,如通过手机、数码相机的拍摄把照片上传到网上来展现和制作网志的人就成为“拍客”,访问他人网页的人为“访客”,还有“飞客”“模客”等等。甚至当“极客”、“维客”“博客”等词语在音译过来时,“[k][g]”的音同音近字尽管有很多,但受该词语模的影响,以“×客”的词形占了上风,故产生了一大批这类的网络“客”族新词。
  在目前这个网络时代,新词新语以其独特的方式产生和传播着,像“×客”这类网络新词族很引人注目。汉语中用来指人的后缀或类后缀主要有“者、员、家、长、师、生、工、匠、手、友、迷、汉”等等,其中很少提到“客”的,从构词的位置固定、构词的能产、语义的虚化和类化这几个词缀最重要的特点来看,我们认为“客”正在成为并即将成为一个活跃且能产的汉语词缀或类词缀。而因网络而产生的“客”族词,其成员或许还在不断增加和变化之中,值得继续关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