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新课程理念下文本解读的策略
作者:沈寿鸿 袁爱国
善待文本:岂可越俎代庖
走进文本需要善待文本,不要以教师的好恶左右学生的解读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目前,张扬读者个性已成为阅读教学的共识,但教师如果一味将自己的解读思路、解读感受(尽管似乎比照搬教参分析显得更加高明些),把预设的唯一结论强求学生接受,这样做的同时也扼杀了“读者个性”,无异于“请君入瓮”。必须警惕的是,因而“不能让教师的声音淹没众生的大合唱”。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我们要换位思考,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如韩军老师执教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片段:
师:“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这句话里有哪两个词十分矛盾?
生:(沉思)“家”和“客”。
师:诗人在这里正是抓住了“家”与“客”的一对矛盾,才表达出一种复杂的辛酸。
在这一节里,还能不能找出类似的矛盾的写法?
(学生埋头边读边找)
生:“我呆呆地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这句矛盾。
师:怎么矛盾?
生:既然是妹妹,就应该熟识,可是作者却不熟识。
师:本是骨肉,却是陌路。
师:我再引申一下,这种强烈的矛盾对比的写法,是诗人、艺术家经常运用的,大家在其他地方还看到过吗?
生:《卖炭翁》里面,“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师:再想想,还能从电影、电视中找到这种矛盾的写法吗?
生:电影中常有,如殿堂高处悬挂着“正大光明”,而下面的人却干着卑鄙龌龊的勾当。
生:电视中,殿堂里挂着“明镜高悬”的条幅,下面审案的人,却贪污受贿,把案子判成冤案。
师:非常精彩。诗人艾青非常善于运用强烈的矛盾对比手法来表现人物。五十年代,他到欧洲去访问,见到一个黑人姑娘给白人家当保姆、哄孩子,白人小孩在哭,黑人保姆却在唱歌,艾青就写了一首诗——《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有这样两句“一个多么舒服,却在不停地哭;一个多么可怜,却在唱欢乐的歌”。这种强烈的对比能增强表达的效果。
韩老师不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一股脑儿搬给学生,而是巧妙地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同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消除文本与阅读者之间的张力。因此,教师必须将阅读策略转化为阅读教学策略。有关专家指出,一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不可用“接受美学”、“解构主义”之类的理念作普遍要求;二是互动性策略,教师作为与文本对话在先者和更先者,学生作为对话的后者与不成熟者,两者之间的对话具有明显而重要的策略性。教师先行对话之所得如何拿去交流(拿哪些、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到什么程度等),如何引起交流并不断推动,如何促进“教”和“学”的相互转化,这些问题不少老师考虑较少,自然课堂上的对话单调而趋于肤浅。
走进文本:并非多多益善
周振甫先生在《立体的懂》一文中作如此阐述:“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记住的生字是‘点’,记住的句子是‘线’。平面的懂是只懂得这课书中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字,在别课书中,它的意义和用法假如有了变化,就看不懂了。把一部书全部读熟就不同了,开始读时不懂,读多了渐渐懂了,这才叫‘立体的懂’。”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阅读教学的“离文本渐行渐远”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的教学“对话”趋于肤浅杂乱,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多媒体的纷繁画面及信息转换挤兑了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和时间,于是阅读教学的效益大打折扣,学生课堂上甚至连“平面的懂”都难以达到。
走进文本不可盲目依赖多媒体,无限链接“超文本”只会让学生莫衷一是。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珍珠鸟》一课时,在课文基础上链接了一系列文本(包括音像等超文本):
1.《囚鸟》(歌曲)
2.《鸟儿中的理想主义》(随笔节选)
3.《群鸟》(电影片断)
4.《绞刑架下的报告》(报告文学节选)
5.《象棋的故事》(小说节选)
6.《刺激1995》(电影片断)
7.《放鹦鹉》《画眉鸟》(古诗2首)
8.《100个人的十年》等(背景资料)
在应接不暇的文本与超文本(音乐、电影)的切换过程中,容不得学生让目光停留片刻,让思绪舒展开来,细细品味,慢慢咀嚼;于是这些快餐成了“夹生饭”,学生消化不得。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大多为肤浅应景式对答,很少有闪耀着思想火花的语言。许多学生景仰于老师深邃的思想,大多“失语”而成为“看客”;在老师奉献的“精神盛筵”面前,繁华过后更多的是落寞和疲惫。其实,“简化头绪”、“删繁就简”、“摒弃烦琐的解读”这些做法在2000年的教学大纲中就早已提出,何必为了印证教者的一些学术成果,而让学生劳心费神,坠入云雾之中呢?简约是一种美,简洁而朴素的教学风格更是美不胜收。
倾听文本:亟须闲庭信步
诗意的语文应让学生倾听文本声音,在语言的丛林里散步,或驻足观赏,玩味咀嚼;或闲庭漫步,心心相印。正如王尚文教授所说:“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
倾听文本首先需要给学生以充裕的阅读文本的时间,“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只能是浮光掠影,一知半解,甚或不解。同样在《珍珠鸟》一文教学中,该老师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安排了这样三个环节:
师:我们再花一分钟时间,重新看一下这篇课文;然后,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师:带着两个问题重读课文,一分钟以后,我请同学来回答。(一分钟阅读与思考)
师:两分钟比较阅读,比一比,想一想。拿起你的笔,关键的地方圈划一下。
无论是感知文本或带着问题探究文本、比较阅读,一两分钟的快速浏览千余字的文本,只能提取一些信息或留有一些肤浅的印象。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环节,往往链接许多文本,但限于时间,文本展示后,学生甚至连短暂的视觉停留时间都没有,因而内心文本的图景是模糊的,自然思考流于肤浅,更遑论提升语感。于漪老师针对此种现状指出:“感知是进入体验的大门。阅读语文材料,通过视觉,接受文字信息,接受文字塑造的形象、场景、氛围,触摸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心灵交往。把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想象、比较、分析,产生新的体验。这种学习由入目到入心,使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熏陶,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在阅读实践中切实得到提高。”因此,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倾听文本,提高个人阅读的质量,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的质量才会提高;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才会产生思想的碰撞;才会妙语连珠,精彩纷呈。
【参考资料】
1.于漪《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个性》(《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4)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2)
3.郭初阳《珍珠鸟教学实录》(《人民教育》2005.3-4)
4.周振甫《立体的懂》(《语文学习》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