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对话式课堂教学中的随机生成

作者:夏 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话式”课堂教学方式,是对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堂教学观念与模式的变革,明确支持学习的建构性、协商性和参与性。其理论根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念,认为在学习中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不应始终以知识权威、文化先知的角色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而本身蕴含着教学民主的价值预设,并以发展学生的主体功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旨归。
  我们扬大附中语文教研组曾就“课堂对话”做过一次专门的讨论交流。我们一位语文老师(同时也是我们高一年级一位学生的家长)表达了这么一个意思:“我女儿说,学生们不喜欢课上的‘对话活动’,学生们就喜欢听老师讲。”这实际上代表着很大一部分教师、家长、学生对“对话式”教学方式的普遍心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当然可以认为:教师权威的消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学生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依赖心理和被动接受“标准答案”的习惯已成定势,要加以改变尚需过程与时日。但我以为,二者之间,教师的角色转换是主要矛盾方面,教师的主体功能不到位,学生的主体功能也就难以实现。通过一段时期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对话式”课堂教学中的“随机生成”,是师生双方在精神上进行自由交流、两个“主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体现方式,因而很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在操作层面上作更深入的探究,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上进一步得以完善。
  进入新“课标”后,我一学期在校内校外听课不少于30节,一个很大的感触,是教师们课上的“预设性”往往太强,许多“对话”课上的情境设制,学生其实配合得不错,有的能够就文本提示进行自我整合,有的能够发表个性化的阅读见解或提出自己的真实疑惑和有意义的问题。但教师们对前者总是习惯于再向学生强加“标准结论”;对后者因为问题出于自己的课堂“预设”之外,于是或听而不闻或乱了方寸。其实“对话”的前提与基础是确立师生间的人格平等,消解教师传统的权威地位,只会减轻教师的紧张感,同时也给了学生最大的自由空间,有利于他们的个体发展与成熟。我们集体备课备得细是好事,但忽略“对话”中的“随机生成”,会挫伤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况且你的课备得再细,也难免会有疏漏,课堂上千变万化的随机因素,不可能总在你的“预设”之内。上个学年我自认为上得较成功的课,几乎都与“对话”中的“随机生成”“即兴发挥”有关。我校高一年级的几个年轻教师坚持同步听我的课,他们发现我的很多课,在一些具体环节上常常与集体备课的教案不一致,但他们都承认这些不一致的地方,这些课堂“预设”之外的东西,往往又都是课的闪光点。
  举两个例子。
  讲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苏教版第一模块第一专题“设计未来”板块)时,我们在学生自读文本后,就“文中马克思提出了哪些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原则”和学生进行“对话”。根据我们的备课,应该是马克思提出了“四点原则”:⑴与父母商量,⑵冷静权衡所选职业的利弊,⑶不能藐视自己的身体素质情况,⑷正确认识自己的才能。但学生却提出了我们“预设”外的一条:“应考虑到我们已有的社会关系”。按照过去的理念与习惯,教师一定不能认同学生的阅读见解——100多年前,17岁的马克思居然会这么世故,居然会像当今中国社会中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必须考虑自己有多少“社会关系”!但我出于“平等”对待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解读的理念,没有轻易否认学生的看法,而是让学生找出观点的文本出处,结果文中第8小节,马克思果然有这样的文字:“……我们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他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可见学生的见解毫无疑问准确无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漏掉了这条“原则”,是因为我们教师被长期积累的观念上的条条框框束缚住了。学生没有观念上的条条框框,所以他们反而比教师更接近了文本与作者;而马克思在17岁时的令人吃惊的理性,更照出了我们教师们在理性精神上的贫乏。于是,我在课上“激赏”了学生的阅读感知,毫不掩饰地承认自己的阅读失误,并顺手抓住这个机会,就“青年人在‘设计未来’时必须具备理性精神尽量克服感性因素”进行展开,取得了与该专题有关的意想不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效果,同时也在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中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师生双方共同创造达成各自的完善与满足。
  苏教版“像山那样思考”专题第三板块“湖山沉思”的第一个文本,是美国作家梭罗的《寂寞》一文,该文本难度系数大,我们让学生课前预习,通读文本,将不易理解的句子摘出,写在小纸条上交给教师,教师整理后,将学生的问题带进课堂。上课前,我们将学生提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剔除了一些无意义问题(原因在于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习惯、时间投入与精力分配、目前学养素质与文本的距离等),大部分问题当然在我们的“预设”之内,但是我们惊奇地发现,确有不少学生向我们教师提出的所谓“不懂的句子”,是我们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的,而这些随机出现的问题,却对我们教师更深更细地“与文本对话”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我明显地感到这里存在着我的同类……然则那最接近我的血统,并最富于人性的却并不是一个人或一个村民,从此以后再不会有什么地方使我感到陌生”、“无论两条腿什么样努力也不能使两颗心灵更加接近。我们最愿和谁紧邻而居呢”这两句,就直接启发我们教师抓住“同类”、“两条腿”、“并不是一个人或一个村民”等关键词语,一下子就理清了文本的3-6段的内容。又如:“然而在它的蔚蓝的水波上却有着不是蓝色的魔鬼,而是蓝色的天使呢……上帝是孤独的,——可是魔鬼就不寂寞,他是要结成帮的”这一句,作者的意思是“物质诱惑力”远比与自然万物平等和谐相处的“简单生活”观念更强大,这是对人们的一个箴告与提醒;“……黎明的空气……卖给世界上那些失去黎明预订券的人”、“爱斯库拉斯……希勃,这青春的女神……”等句子,是梭罗对未来人类命运的预言,是对现代化发展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的警示……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忽略了这些句子,学生却抓住不放,促使我们教师加深了对作者思想的理解,并将深化了的理解再传达给学生。这也是一种平等对话互为促动的案例。
  语文学习是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过程,是自主建构的过程。所谓“对话”,必须在思想上与学生对等。“对话”视野中的语文教学,是师生共同构建、共同创造的过程,追求的是一种介入双方互为主体的关系,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创造达成各自的完善与满足。“对话式”教学方式提供自主宽松的学习情境与目标管理机制,其出发点是让学生摆脱依赖思维心理,能自动自发地进入合作探究。我们应鼓励学生对文本有自我见解,对教师的“结论”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怀疑,能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去探索各种可能性,不随意盲从。因此,教师不应对文本情境的问题分解过细,要让学生有个性解读的空间;不应对教学的各个环节严格控制,“预设”性不能太强,教师们要提高自己把握“随机生成”的能力;不应轻易作出单一的认知结论或道德结论,教师所提供的只应是一种“认知范式”或“方法范式”。
  我们希望学生将文本信息逐步积累、消化,内化为自己的学识,而不依赖或等待教师的答案,必须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来实现。而重视“平等对话”“随机生成”,正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具体教学行为,教师只有坚持这样的行为,(不仅在课堂上,包括我们的评价手段,也应多研究一些体现“平等对话”的题型,宽容学生在试卷上的个性化理解和“随机”发挥)才能真正改变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依赖性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改变家长们的认识定势,出于真心地拥护我们的课程改革;而教师本身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以自我提高。
  
  *作者系江苏扬州大学附中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