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荷塘月色》主题的几种解读及评析
作者:王汉林
还有论者从精神分析学角度解读,认为《荷》其实“呈现了一个主人公借助美的自然和文化平息内心的爱欲骚动的心理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寄寓作者所谓“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的道德哲学和求情意之“段落的满足”的“刹那主义”——一种审美化的人生观。这种道德哲学和“刹那主义”,在《荷》中表现为旨在调和人的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现实、自然性与神性的冲突的伦理和审美的心理实践。论者认为理解《荷》有三个关键。其一,把握“我”心理骚动的性质。“不宁静”的原因并非政治,而是日常家庭生活,是“满月时分生命的一种没来由的盲动”。荷塘月色下的爱欲景观是一个安抚自然生命之律动和文化生命之凡庸的精神“白日梦”,一个寄托了作者的生命哲学的思想文本。其二,“月光”意象的移情/升华作用和“小煤屑路”的连接/转换作用。“满月的光”引发了心理骚动和精神变异,当然同时也保证了这种“出世神游”只是一种思想的觉悟、精神的超越,不至于走向混乱。“小煤屑路”是作者转换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的通道。“月光”下的“独处”使骚动的本我在纯净的清辉中感到了无限的自由。其三,确认荷香月色的文学属性。朱自清的散文常以花拟人、以景拟人,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异性的爱慕。文中的比喻并非明喻,而是借喻,真正的本体不是“荷塘月色”的自然景致,而是那些关涉女性的爱欲形象。而且,随后主体“我”表达了对于采莲风俗的向往,对这种顺遂人的爱欲的“六朝文化”的神往,直至最后引用《西洲曲》为自己的精神白日梦不露声色地作结。总之,从出离日常生活到自然回归,从产生心理骚动到平息它,从乐于独处到返回家庭社会,主人公表面上波澜不惊的漫步,却蕴涵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心路历程,也寄寓了其“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和“刹那主义”的人生观。⑤从精神分析角度作出的这一解读从人的深层“潜意识”出发,发掘出也许甚至连作者也未意识到的深刻内涵,令人耳目一新,也进一步表现了经典作品的无穷魅力和丰富的多义性。
以上种种解读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各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文本的独特、深刻的意蕴。但经典作品的魅力正在于其多义性。在此我也谈一点粗浅之见。可以说,《荷》在寻求“苦闷”的释放中也体现了作者的一种独特的生命哲学意识。现代哲学认为:人的痛苦是与生俱来的,人类总是生活在矛盾、痛苦中,生命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束缚、压抑而产生心理与生理的苦闷。于是人们总是努力寻找各种释放苦闷的途径。当现实生活不能满足苦闷的释放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把希望寄托在虚构的梦幻世界中,在梦幻世界中寻求解脱,寻找人生的自由与逍遥、人性的舒展与实现。社会现实的黑暗、家庭职业的烦恼、生命中种种“没来由的盲动”等等使作者陷于生命中无法消除的苦闷无法自拔,万般无奈,便只有在幻想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与心灵的慰藉。“荷塘月色”便是这样一个虚构的清幽朦胧、如诗如画的梦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作者的苦闷——“颇不宁静”的心终于得以暂时的平复。“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但就在暂时的平复中,两相对比,那沉入内心深处的苦闷又浮出了水面:“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怎样消除这“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挥之不去的苦闷呢?于是作者进一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历史上曾有过的经验世界——家乡古代民间的采莲习俗中。通过采莲场景的生动描述,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人性得以自由舒展、实现的世界:“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在令人回味的忆想中,在乡情乡恋的陶乐里,作者内心深处的生命的苦闷终于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释放。
由此可见,在作者眼里,“苦闷”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是刻骨铭心的,生命始终被它所困扰,人永远无法摆脱苦闷——这是人类的宿命。从对苦闷的痛苦感受到努力摆脱苦闷而不能,《荷》在深层次上也蕴涵着作者的一种哲学思考——对生命本源的探寻和对生命归宿的叩问。因此,可以说,“荷塘月色”并不仅是纯粹的自然景观,而且是一个形而上的象征体,作者用它营造了一个虚幻的形而上的象征境界。正如日本文艺批评家厨川白村所言:“艺术是纯然的生命的表现”,“文学是苦闷的象征”⑥。作者在“荷塘月色”的象征化境界中释放的是一种生活上、政治上、精神上也包括身体上的多重苦闷, 总归来看是生命的苦闷。《荷》是一种生命情态的审美化,是现代人对生命的苦闷的一种诗意化的心灵的超度。
综上所述,作为美文,《荷塘月色》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这类文本本身并未给读者提供多少需要考证的叙事性成分。所以,对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的查考意义并不大。读者接受的能动作用应落实在文本本身。接受美学认为,要强调读者的能动作用,以读者为中心,读者是发展的基本环节和内在动力,作品产生后就与作家脱离了关系,是作品的“本文”与读者单独交流。在这种文学本体论思想的指导下,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境,对《荷塘月色》做出各种不同的解读,不应该过多考虑政治思想性和社会政治的需要,从而忽视文学的美感及人的心灵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经典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正在于它没有标准答案,在于其模糊性与多义性。这就启发我们:解读文学作品时,应该尊重本文,切忌脱离本文而牵强附会,重在挖掘文本的审美功能和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①参见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一册及其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②方贤绪:《一种多元文学观的个案——朱自清〈荷塘月色〉的非社会学解读》,《名作欣赏》2002年第4期。
③傅书华:《绝望的孤独与悲凉——重读〈荷塘月色〉》,《名作欣赏》 2002年第4期。
④张小伟:《“逃避”与美:普遍经验之一——再谈〈荷塘月色〉》 ,《名作欣赏》2003年第4期。
⑤高远东:《〈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
⑥[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