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我看语文教师应试能力的缺失

作者:徐 江




  王安石写《游褒禅山记》,就是在他们“游山”事件过去后的那一个“现在”,而且他只有在那个“现在”的时间,才能清醒地“深思”那次游山的“终结性”——体会到“尽志”、“尽力”与“慎取”、“深思”对他在那个“现在”阶段以及他后来的“将来”阶段做学问、写文章乃至治理国家大事所具有的意义。所以他的写记行为本身,就是在认识游山这一事件。王安石所留下的《游褒禅山记》,也就是用文字重构的游山事件,成为他自己的精神财富,也成为后人的精神财富。我们读《游褒禅山记》,把王安石以记的方式重温他游山经历作为一个“表现”,可以看出其独特的“表现性”——他很懂得“回头看”的哲学,也就是善于把自己已成“过去”的经验上升为思想和原则。所以,我们学这篇文章的本质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知道《游褒禅山记》的主题思想是讲什么“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更重要的是能对王安石善于“回头看”的行为哲学“深思”之,“慎取”之,使我们自身聪明起来。王安石写《游褒禅山记》本身就是具体解释人们站在“现在”,为了“将来”,用语言文字重构“过去”的好例子。
  当我们有了这样的叙述观时,也就意味着我们确立了一种认识观,懂得了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思维原则——事物流逝过程的思辨意识。因此当面对《留给明天》这道作文题时,也就明白试题在本质上就是讲“今天”与“明天”的关系,也就是“今天”蕴涵着“明天”,两者系着因果链。“今天”做什么、怎样做都将给明天“留下”相应的诞生条件。所以写议论文《留给明天》,考生从“今”、“明”的关系作理性阐述也就不成问题了。写叙事文《留给明天》,考生同样会更明确地知道把握什么叙述元素,把应试文章写得更好。比如说圆明园作为历史遗迹,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圆明园管理部门未向有关文物保护主管部门报告,“今天”擅自决定改变圆明园的遗貌结构,这种“决策”行为作为叙述元素就关系到“明天”圆明园存在的意义。
  遗憾的是中学语文老师不知道叙述理论对认识事物的意义,当然这要怪罪于中学语文老师的老师,即那些大学教授有教无学,没有讲清这些写作道理。
  以上我从高考作文考前辅导、平时语文课文本解读乃至写作理论学习三个方面,并且以天津市高考作文题《留给明天》应试为例对一些语文教师应试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很显然在这三个重要方面许多中学语文老师都存在着巨大缺陷。我想,大家在解读“留给明天”的过程中,应该清醒地认识教师“今日”之所教与学生“明日”之所成有着紧密的关系,也就是说知道“留给明天”应该“留”什么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的中学老师不提高自身的素质条件,无力突破目前“常规”的“无效”的教学窘境,中学语文教育留给“明天”的将是什么还需再说出来吗?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