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完美与缺陷等

作者:卢绮娟




  完美与缺陷
  卢绮娟
  
  人们总是追求月圆的夜晚,很少有人会留恋云雾中的的月牙儿,而东坡先生在“把酒问青天”中对完美的追求,也包含着对残缺的月牙儿的摒弃。其实,缺陷有时也很美,它从另一个角度对完美做了阐释。
  渔夫为了得到一颗完美的珍珠,想要磨去珍珠上的黑点,想要去除这个缺陷,最后却毁了整颗珍珠。如果他可以包容这个黑点。那么这颗珍珠依然能放射出耀眼的光泽。可惜他只是专注于这颗珍珠的完美无瑕。“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缺陷的存在成全了人们对完美的品读。事物的缺陷点缀了完美。
  地表的高低起伏,造就了地球的完美,山脉、海洋、平原、河流使人类能够在地球上生存发展,若没有惊涛骇浪,没有山陵蜿蜒,没有雨雪雷电……那么,地球上的人类将怎样生存呢?太阳光芒万丈,为一切生物带来了生存的源动力,如此伟大的太阳应该完美无缺,但依然有缺陷的存在:黑子。所以,完美与缺陷是共存的。
  在缺陷中获得完美,首先要正视缺陷,善待缺陷。培根说:身体有缺陷往往遭人轻蔑,让人自卑,但这种自卑也可以是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人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扬长避短,甚至取长补短去获得成功。
  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因外貌丑陋而被人看不起,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刻苦求学,用自己的智慧赢得了他人的尊重;海伦·凯勒在一岁半时,由于一场大病,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顽强地学习工作,最终成为一名伟大作家,并获得总统颁发的“自由勋章”;张海迪下半身瘫痪了,但她并没有因自己下半身瘫痪而放弃,仍然地时无刻不记挂着学习,她学了多门医术,无偿为病人治病,在没人指导学习的情况下,自学成才,学习了多门外语。中国残疾指挥家周舟,残疾作家史铁生,残疾画家谢坤山。无不是在残疾中获得了人生的完美,可见缺陷不可怕,残疾也不可悲。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对社会作出贡献,关键是要善待自己,燃烧自己,不要让自己在残疾中毁灭。所以,要直接在缺陷中挖掘完美不太可能,只有超越缺陷,从另一个途径找到缺陷的归宿,完美才会应运而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月有圆缺,花有开落。追求绝对的完美也许只是一种梦想,渔夫的错误最终使已有的美好成为了幻影。让我们抓住眼前的美好,善待自己的缺陷,在缺陷中升华自己的梦想吧。完美会冲撞缺陷,而缺陷也会点缀完美,只要超越了缺陷本身,就是另一种完美。
  
  评语
  吴道毅
  
  先说说本文的优点:
  首先,作文逻辑较为慎密,可以说是步步为赢,层层递进。作者开篇即旗帜鲜明地点明缺陷能从另一个角度阐释完美,并以渔夫磨去珍珠黑点的事例加以佐证。然后由自然界的地球和太阳揭示出完美和缺陷是共存的。基于这一点,作者进一步深入开掘出在缺陷中也可以获得完美这一论断,观点新颖独到,掷地有声。为论证这一点,作者以充分的论据加以支撑。最后以“只要超越了缺陷本身,就是另一种完美。”收束全文,水到渠成,干净利落。其次,本文论据较为充分,说服力强。有古,有今,有中,有外,有详,有略。相得益彰,信手拈来,这不能不说小作者具有一定的写作功底。
  当然,本文也有中学生写议论文常见的毛病,那就是摆事实的能力胜过讲道理的能力,也就是论证不足。如果小作者能在几个论据上挖一挖,挖出其深层意义,作文的质量应会再上一个档次。另外,作文一些段落之间的衔接稍嫌生硬,如果能加一些过渡性的语句,作文整体会更加流畅自然。
  综上所述,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本文可打5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