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三点导读

作者:李时容




  美点赏析
  
  年轻人的心中各自都有一尊属于自己的神。它伴随着每一个人成长,有时离你近,有时离你远;有时扑面而来投入你的怀抱,令人邂逅而激动不已;有时擦肩而过挥手远去,令人忧伤而满腹惆怅。在这酸甜苦辣纠缠交错的记忆里,唯有企盼和失去的经历最清晰和隽永。《预言》这首诗正好在这一点上释放出了无限的美丽。
  《预言》首先写企盼和邂逅。
  诗开篇写“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令人心跳而且等待了那么久才终于来临呢?虽然诗中找不到确定的注释,但可以看出这是一个19岁男孩心中的预言。每一个同龄人都有过这样绚丽多姿的记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一天就是“年轻的神”到来的日子,她是那样的美丽,尽管听到的只是她的足音,但连足音都美得像夜的叹息。天啦,谁听到过夜的叹息?夜幕下林叶和夜风私语应当是夜的叹息,麋鹿驶过苔径细碎的蹄声应当是属于夜的叹息。因为这都是静夜中大自然发出的美丽的音符,但诗人断然地否决了,“不是”,因为“我听得清”。那么“年轻的神”到底是什么样的音容笑貌呢?那是诗人的秘密。
  接着,写倾诉和感受。
  “年轻的神”来了,诗人用一串提问把心中美好的幻觉向她倾诉,遗憾的是“年轻的神”一句也没有回答,诗人只是陶醉在自己的幻觉里。这表达了诗人心中被排斥和藐视的凄凉,从而突出了“年轻的神”骄傲而冷峻的性格。这是本诗中释放出的另一种美:凄冷的美。
  然后写突变和哀求。
  “年轻的神”听不进诗人喋喋不休的倾诉,昂然前行,诗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从温柔美好的幻觉中惊醒,发出一声呵斥“不要前行!”但“年轻的神”依然固我,诗人便只好采用恐吓的手段,尽情渲染森林的恐怖和黑暗。遗憾的是“年轻的神”毫不畏惧,我行我素。诗人只好转换语气,近似哀求:“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同你前行。”而且诗人想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年轻的神”的心:“当黑夜遮断了我们,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这里诗人展示了青春心理美的另一个侧面:追寻与渴求。
  最后写失落与哀怨。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你的脚步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年轻的神”舍我而去,诗人品尝着失落与忧伤。
  
  难点指津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观夫心之托喻,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意思是说诗人采用比兴手法,委婉地把感情写进诗中,通过极小的事物,说明较大的问题。《预言》这首诗怎样理解“年轻的神”,便是难点所在。有人把她理解成为年轻美丽的爱人,全诗就成了抒发爱恋经历的诗。其实,一个十九岁的青年人,心中企盼的不仅是爱情,还有事业、理想和各种欲望。而且这些企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所以“年轻的神”只是诗人心中的一种美好的意象,不宜把它具体化,也不应将《预言》这首诗界定成什么诗。
  
  考点训练
  
  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定义“年轻的神”,确认《预言》是一首抒写什么的诗?
  2、请用一段话概括“年轻的神”的性格。
  
  附:参考答案
  1、“年轻的神”是诗人心中的一种企盼,除了可以定义为心中的爱人之外,还可以把她定义为其他企盼实现的美好理想。
  2、“年轻的神”是一位美丽、高雅、冷漠和勇往直前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