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另一种乡村生活

作者:李 柳




  曾经有人说,城市里充斥着流浪的灵魂。他们焦虑,不安,苦闷,厌倦了流光溢彩的霓虹,钢筋混凝土做成的房屋,只想寻找一方精神的乐土和一个安宁的家园,他们抱怨梦想与现实的差别,抱怨计划跟不上变化,他们说自己不可能抛下一切去乡村回归自然。于是,关于乡村生活的话题被无限制地延期,最终搁置在心灵的最深处,落满岁月的尘埃。
  我对这些人深表遗憾,因为我虽生活在城市,却过得很乡村。因为住顶层,附送阁楼,我家的阳台是露天的,我用蒜编了一挂风铃挂在窗边,檐角则挂了很多老玉米、蒜头和红辣椒,颜色搭配赏心悦目,很有田园风味。做饭的时候,奶奶扯下几个玉米,放两个与排骨同蒸,入了肉味后更加酥软香浓,再放两个直接在白米饭上蒸,饭就有了玉米的气味,玉米里也掺杂了大米的清香。打开电脑放起民谣,到厨房帮奶奶打打下手,拍拍蒜切切葱什么的,间或拉几句家常,其乐融融,好不自在。到了吃饭的时间,摆好碗筷,替爸爸倒好酒,看着一桌的绿绿白白红红,学习了一整天的我身心放松,专心地享受这小小的幸福。
  楼下有一小块空地,供居民使用。因为小区里没人要用它,它便成了我家的菜园。春天一到,最先种上的是菠菜和白菜,之后种土豆。如果奶奶在她的哪个姐妹那里弄到了茄子秧、辣椒秧,它们也一定会被恰到好处地栽种到那里。妈妈总是在我闲暇时催促我去帮奶奶整理我们的菜园。我常常在锄草的时候将苗也锄下来,拔葱的时候将葱根断在土里。我总是帮倒忙,但奶奶从不责备我,所以我也就厚着脸皮经常往菜园跑了。地不属于我家一家,所以菜当然是小区的人们共享了,谁家缺个葱或蒜的,想吃一下新鲜大白菜的,不愿意上街买菜的,都可以来菜园掐。我和奶奶总是笑盈盈地帮着我们的邻居掐菜。这以后,别人家有什么新鲜玩意,也不忘给我们家回送一份。街坊邻居来往也密切了,小区里的笑声也多了,一片祥和中透着勃勃的生机。
  也许我所描述的并不是真正的乡村生活,但那又怎样呢?我相信并且固执地认为,这是属于我的另一种乡村生活。
  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过得舒心快乐,并不是只有身在乡村才可以拥有乡村生活。有些事情,我们相信,才会存在,只是你潜在的能量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隋性所消磨而已。只要你放飞自己的想象,投入自己的热情,每个人都可以设计属于自己的乡村生活,那里面有你对生活所有的热情和希望。
  学校:湖北沙洋县沙洋中学
  导师:郭安贵
  (本文获第九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
  
  点评:乡村和城市是人类的两种生活形态。乡村人可能过着城市生活,城里人可能过着乡村生活,乡村与城市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李柳的《另一种乡村生活》正是写的城里人营造的乡村生活,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一切回归自然,秉承天性。朴素的叙述中涌动着诗情。(李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