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考场作文与彰显个性

作者:何 郁




  现在学生作文里尽管遍布着一个“我”字,但遗憾的是,没有“我”的真情实感。这种现象真叫人哭笑不得!这已经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反映在考场作文里尤其明显!我们有一些阅卷老师看到这种假大空的作文,不说真话的套式作文,也深恶痛绝,一律不给高分!所以,我要慎重地劝告我们的中学生,尤其是参加中考和高考的中学生,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一定要在文章里写出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写出一个“真我”来!
  如何写出“真我”?我以为有三个基本途径。
  第一,树立高雅的人品和情趣,人正则诗文正。清代沈德潜在《说诗睟语》中说:“有第一等襟袍,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胸怀和学识决定了诗文的高雅和庸俗。徐增在《而庵诗话》中说,“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一字不可掩饰。”诗文中只要有一个字暴露出了低级趣味,这诗文便不可卒读。巴金先生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社会的良心,不仅是诗文表达了一颗真诚的心灵,更是不媚不妖不俗的人格魅力之使然。
  我们来看一段文字:
  这些传记中人的生涯,几乎都是一种长期的受难。或是悲惨的命运,把他们的灵魂在肉体与精神的苦难中折磨,在贫穷与疾病的铁砧上锻炼;或是,目击同胞受着无名的羞辱与劫难,而生活为之戕害,内心为之碎裂,他们永远过着磨难的日子;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所以不幸的人啊!切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倘使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膝上休息一会吧。他们会安慰我们。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慈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毋须探寻他们的作品或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行述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患难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这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为《名人传》写的序言中的一段话,文章辩证地阐述了受难和伟大之间的关系,赞美了贝多芬的伟大人格和他给予人们的无穷的力量,情感饱满,议论宏富,义正词严,大气磅礴,很有感染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者的品正趣雅。有大胸襟,才有大手笔;有大视野,才有大文章。人,小气可怜,腌臜不堪,又如何写得出震撼人心的好文章呢?
  第二,善于从细微处发现真和美,以小见大,写出真情,道出真知。以小见大几乎是写作文屡试不爽的一个有效途径,文学作品,议论文章,古今中外,概莫例外,所以,我们要学会这一招。从细微处发现真和美,首先选点要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高考作文研究专家曹阳先生多次告诫考生,写考场作文要注意从小处落笔,选点一定要准,否则就有可能隔靴搔痒,辞不达意,甚至有可能偏离题意。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要求就热爱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写一篇文章,有的考生就事无巨细地去描述自己做语文试题的种种过程,不厌其烦,尽管写得细,但累赘啰嗦,不成其篇。这就是选点不准的典型例子,我们要注意避免。其次,要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许多散文和小说,或许并不是字字珠玑,但可能因为有一两个精彩的细节,便照亮了全篇而成为名篇。《藤野先生》、《背影》、《一件小事》、《小橘灯》等,都是如此。名篇如此,优秀的考场作文也是如此。2007年高考作文福建卷“季节”中有一篇满分作文写了这样一个片段,一个农民工接儿子放学回家,挤公交车,儿子以自己7岁的年龄,感觉出城里人的侮蔑和轻慢,文字不多,但把农民工打工和农民工子弟读书的卑微境遇和艰辛生活都写出来了,不仅写出了冬天的寒冷,更写出了人情的冷暖和世态炎凉,读后,让人心酸落泪。成功之处就在于挤公交车这个细节的描写,一个镜头救活了整篇文章。
  第三,写出特色,写出个性,写出“这一个”。既然要写出真我,就一定要写出特色,写出一个鲜明地打上自己烙印的“真我”。没有特色的、没有个性的文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是好文章。恩格斯在论述艺术典型的时候,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写出黑格尔说的“这一个”。所谓“这一个”,就是个性,就是独特性,就是不同于其他特点的独特的这一个。要写出“这一个”,当然是比较难的,但不是不可以追求。如果你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对文化,对自己,有独到的省察,且有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你就可以追求“这一个”。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认识。认识是否深刻,是否独到,决定了你能否写出一个独特的“真我”。
  我们来看一段文字:
  这几个例子可以证明《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卢梭在《爱弥儿》卷二里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例,说小孩子看了,不会对被骗的乌鸦同情,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要是真这样,不就证明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吗?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一个什么世界、一个什么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淳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淳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缘故是,卢梭是原始主义者,主张复古,而我呢,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道:“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这是钱钟书《读<伊索寓言>》一文中最后一段话。作者先表明观点,认为《伊索寓言》不适宜做儿童读物,原因在于两点;用卢梭作为例子,说明了第一点——会把儿童教坏;引出自己的议论,说明第二点——会把儿童教得更幼稚,将来走上社会,处处碰壁。小小的一段文字,总分开合,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论述十分精当而深刻,幽默而有韵味,读后发人深省。这一切我以为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见和对寓言作品的睿智思考。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认识要深刻。钱钟书用自己的睿智和深刻写出了一个博学深思的“真我”。这可能是我们要长期努力学习的一个方向。
  
  满分作文例说
  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
  北京考生
  ●得分要领
  △清晰的线索,分明的结构 △富有诗意的讲述 △较为深刻的认识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住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诗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能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地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地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的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息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在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天天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其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滕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和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洲,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林则徐、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深度点评
  好一篇内容充实、文字优美、个性鲜明、认识深刻的文章!作者在一种淡淡的喃喃自语中,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又在文章后半部分,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那样无声无息地渐渐地浸入读者心间的,含蓄慰藉,如饮甘露。由细雨,由闲花,作者摘出一个“寂寞”,构成全篇,又通篇扣住文人的寂寞来做诗性的讲述,前半部分是小寂寞,显阴柔之美,及至写到林则徐和韩愈,寂寞的胸襟和视野渐次开阔和大气起来,以致读到最后,竟要拍案叫绝了,文章顿显阳刚之美!文章有识见,有气度,有思想,有文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