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月光下的老屋

作者:丁 威




  每每想起老屋,便仿佛瞥见一段斑驳的旧时光,喟叹着日暮乡关,一季季的沧桑变迁,而唯一不变的也只有老屋。
  总喜欢在黄昏将近、夜色渐浓时走向一处所在,安然地看这个宁静的世界,便仿同这世界独我一人。黑夜里树的剪影在风中摇曳成一簇拥挤喧闹的姿态,哗然的像一群对着太阳绽放笑脸的向日葵。好像谁的一个笑语,逗乐了所有矜持的树,它们都是羞怯的少女,连笑声也脆咯盈盈。独自面对一方池塘,夏季里便有蛙此起彼伏的喧嚣和聒噪,是另一种自然的天籁。夜游的虫寻觅着一丝一缕的光。对于它们那些豆大的微火便足以抗衡整个太阳。蟋蟀躲在角落里,蝈蝈躲在角落里,纺织娘娘也躲在角落里。其实它们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声音。那些白昼里剌耳的鸣笛,爆裂的鞭炮全都是世俗的音响,而真正的声音是在这夜的宁谧里,是独自一人的喃喃自语,是用最澄澈干净的声音来欢度这夜的寂寞与漫长,是在这夜的纱覆盖一切时安然地且听风吟。
  最好的是在有月光的晚上。这样的夜晚,将头向上仰,会见一轮圆月仿佛一口井镶在夜空。坐在月光里,很好的月光,像浸润的松油在宣纸上浅淡地反起一片光,摇曳着在这漆黑里弥散,透明的空间里是薄薄的轻纱,缓缓地盖住月光下的万物,这大地上便流淌着一首清冷月光的曲调。而在月光如水的夜晚,我常想,这样的月光会不会忽然流出水来,亦如悲伤的泪?有时会站在风中,任风吹如离离的荒草,那轮明月将光抛在地上如弃儿,那弃儿在大地上到处奔走,寻找母亲,这大地上便全都是月光了。夏夜里,沿街寂寥地行走、唱歌、看自己的影子在灯光里短短长长。想起一些人,想起一些事,想起一些话,会在脑海里想一段一段美丽的句子,而且那些句子飘过去、遗忘,如果它们愿意让我铭记,它们会回到我心里让我记载。在静谧而淡然的月光沐浴里,自己的心会空空地失落。止水的心会被风声扫过,如淋落的雨水,在路灯下会想这条路没有尽头,漫长地行走,做一个苦行僧走在孤独里,孤独会像姗姗来迟的黎明,会在自己心里酿一盅酒,让自己沉醉在夏夜晚风里,仿佛一朵飞翔的蒲公英。有时会在路上想自己的得失,那些流走的光阴,那些泛黄照片里的笑容,那些湮灭在青春的似水流年的花儿……我想回忆是一种永恒,即使它像一帧相集般斑驳。那颗心还是会跳动着当初那一刻的节奏。在各人的心里总会有一块空地,让回忆在那里耕耘。蓬勃的植物开花结果,萎蔫的植物干枯腐烂,各有各的繁茂,各有各的生死,各有各的自生自灭。烟蒂结得很长时便倏然跌落,碎成一堆灰烬,风吹过时,细小的微尘便漫天漫地飞扬。跌落是记忆,也是心情;是忧伤,也是欢乐;是自己,也是别人;是梦想,也是希冀……
  我常对自己说:不要去渴望满月,那是一种太过奢侈的梦一般的幻境。天气不好时没月亮,没有月亮的晚上一切都仿佛隔着一层夜的雾障,笼在身上,盖在脸上,不轻柔却凄凉。在那样的夜晚,自己的眼便完全成了盲人的目,看不见什么,不期待便也坦然。若是渐渐有了一丝光在黑暗中裂帛般地扯开一个口子,光便缓缓流进来弥满自己的所见,眼睛便会看见,便会期待。如果不曾得到,便会失望,仿佛是月光在心上划开了一个口子,细小但清晰的疼痛在皓洁的月光里潮汐般地涌上来,覆盖通体,月光也会照着忧伤。月光清澈地荡涤着心灵。在柔软的月光里,回忆如雾般飘散。渐渐笼罩着心,心里会有薄薄的凄凉,像是一双手抚着潮湿青苔般亲肌的触觉,像是风抖落翠荷之上隔夜的雨水落得满身,流淌成一种永恒。
  而在这样的月光与这样的夜色里,老屋便是一处神秘的所在。在黄昏落日里,斜阳的光款款地透过落满尘埃的窗棂,老屋里结满了蛛网,蛛网在余晖里仿佛金色的绒花,一丝微火便使绒花化作尘埃跌落。偶尔也会有丑陋且拘谨的壁虎,探着脑袋丝溜溜地爬过肮脏的墙壁,它们见证了房屋的变迁,也见证了人间的冷暖浓缩在这狭小的一室之内。多少光阴在这墙面上流转。它们像一条河流映照出曾经的面庞;那些浸润在记忆深处的仿佛泛黄尘封的老照片,诉说这世间的一离离的破败抑或繁华,桃花兀自芳菲,梨花雨随风而落,年少的身体跨过成长的年轮,站在历史河流的源头,探首张望的是一颗不肯忘却的心。坐在老屋里,时光仿佛又回到过去,那些深冬的苍凉里,一家人温馨地吃饭,看着沸腾的热气从锅里袅袅地升起,这些熟悉的场景像一帧影集。在老屋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放,结尾是一个孩子在温暖地流泪。坐在老屋里等待血红卧野、暮色四合,自己仿佛一个蛹,被包裹进夜的浓稠黑暗所织成的网,黑色仿佛帐幔在老屋里覆盖,这样的黑暗中一个人才能发现自我——他的失意,他的得意,他的悲伤,他的欢愉……在黑暗里的心是完全纯洁的心,它拥有天使圣洁的躯体和天空纯粹的蓝。风从残破的门穿过,丝丝地抚在脸上,风也变得性感,有一种肌肤之亲的感觉。一个人只有沉在回忆里他才能更真切地看清此刻,他才会发现,风吹走的是划过伤口的疼痛和陷入太深的梦境,而只有在宁静里思考那些曾经存在的路,才会在转弯处为我们划一道完满的弧。老屋是一处栖息地,它收容的脆弱、失败、无勘的心,它也平淡地看待繁华、得意、骄傲的狂。它是慈祥的母亲,无论孩子荣华抑或潦倒,在那里永远会有一双凝望的眼,和一扇永远为我们敞开的温暖的门。
  点燃一根红烛,微黄的灯光便在老屋堕晕开,风吹来时火苗仿佛河底的水草摇曳着舞动。火光可以照亮黑暗,重现光明,可是那些遗散在风里的长满青苔的往昔是任何一种光都照耀不到的,它在宁谧里熠熠夺目,照耀我馥郁的青春年华。
  记得很久以前自己写过一首诗《回归》:
  一支歌唱久了岁月便被遗忘
  在角落里的天地呈现出另一种景致
  它埋藏忧伤与欢乐
  像一位为爱殉葬的美丽情人
  在回忆淡薄的阳光里跳动着炙热的心
  笛声起 箫声落
  一弯残月照半坡
  月光倾城 心如止水
  月光照着过去回归
  想起老屋
  自己的灵魂又再一次回归故里
  这样的日子
  甜蜜而丰盈
  
  学校:河南固始慈济高中
  导师:许培福
  
  点评:很美的文字,让人想起王菲的歌,轻灵通透。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无欲则刚”,小作者笔下的老屋就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形象,没有华丽奢靡,也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显现颓然,只是默默见证这时光荏苒,并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为心灵提供休憩的处所。(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