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三点导读

作者:肖怀贞




  美点赏析
  
  在文学创作中,反映社会底层生存状况的作品,一直是当代文学中的重要构成,底层包含的范围很广。蔡翔文中的底层主要指的是住在棚户区、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他们操着各自不同的乡音,生活在这个城市。作为弱势群体的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地位都比较低,他们是由农民变成的工人,他们身上保留的有某些农民的本色。
  他们依然贫穷。厨房、厕所是公用的;没有像样的家具;年底还免不了借钱。与之形成对比的却是他们的淳朴:对乡下乞讨者,他们慷慨地接济;对邻居,他们充满温情;对国家,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忠诚;对道德,他们恪守着基本信条;对生活,他们非常满足;对孩子,他们给予最大的自由。因此,那时的物质生活虽然是贫穷的,社会却是和谐安定的。文章就这样运用对比的手法,把底层人物质的贫穷和精神的富足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对底层美好善良品质的赞美之情。
  本文另一写作特色就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中国社会的底层文学,常常是上层往底层看的。虽然有些作家曾经在底层,一旦通过写作改变了身份、处境以后,再来写底层,可能就会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而本文作者却说:“底层对我而言不是一个概念,而是我的祖先,我的兄弟,是我生命中的各种记忆,是我个人的成长史。”作者的血脉里流淌的是底层人的血液,他没有把自己当作旁观者,而是把自己融入底层,体会底层的欢乐与忧伤。第一人称的叙述亲切自然,作者反复使用“我的底层”“我的父辈”,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底层人由衷的热爱之情。当然,作者又是一个目光远大,有深刻思想的知识分子,他又能把自己拉出底层这个群体,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底层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本文语言朴实,却又很有感染力。文章开头“非常破旧的矮平房里。刮风的时候,门窗就会发出一种非常恐怖的声音,我常常在夜里恐惧地醒来”,真实地再现了底层生活的贫穷与艰难;“灾年的时候,……经常有农民到我们这里乞讨,我的父辈会非常热情地招呼,端菜端饭,然后细细地扯着乡村闲话。有时候,也有农村亲戚来访,那一家就会很热情地把乡下土产分送邻居。”貌似平淡的叙述中,体现出底层善良、真诚、纯朴的性格。
  
  难点指津
  
  “底层”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但是他们的声音极其微弱。现代知识分子先天地获得了一种道德优越感,喜欢在楼上看“风景”。其实底层生活并非全是苦难和悲伤,相对的底层永远存在。底层生活也有它自身的结构体系,底层人也有他们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信念。
  本文的解读难点就是文章的中心。初看《底层的记忆》这个标题以及首段对破败环境的描写,我们还以为要写一些有关底层的凄惨的回忆。读了全文才发现完全不是这样,除了物质的贫穷以外,作者对底层的记忆更多的是亲切,是温馨,是自由,是美好。文章并没有对现代社会发表一点感慨,但是我们不由就会联想到物质生活比较富裕的今天,我们总在抱怨,人情淡漠,贪欲膨胀,道德沦丧。物质富裕了却找不到幸福的感觉,为什么呢?难道作者反对富裕,提倡贫穷?当然不是。文章在结尾处告诉了我们:“在我走出这个城市,走向北方的乡村,我才真正懂得了贫穷的含义,才真正理解了我的父辈对生活的满足和感激之情。”原来,“我的父辈”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为他们懂得满足和感恩,怀着知足和感恩的心情去生活,就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也许正是作者提醒生活富足的现代人需要注意的地方。
  
  考点训练
  
  1、作者是怎样看待底层贫穷的生活的?
  2、简析本文运用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3、试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附:参考答案
  1、作者并不主张贫穷,但他认为如果不幸而生在底层,应该怀着知足和感恩的心情去生活,这样才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使底层人物质的贫穷和精神的富足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对底层美好善良品质的赞美之情。
  3、见“美点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