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卖报者

作者:许国申




  1、此裤不破
  有穿绸裤入城访客者,误触长竿,裤洞穿。其人羞甚,进退两难。俄而一翁至,笑曰:“无忧也,吾有妙计,可解此难。”问之,则曰:“觅一纸片,上书‘此裤不破’四字,可以遮洞。”其人大喜,遂依其计。
  “此地无银三百两”,妙绝!蠢绝!
  看不看由你:
  “可以遮洞”中“可以”两字都是单音节词,“可”即“可以”,“以”为“用(它)”,“以”字后面的介词宾语“之”省略。阅读古文时这类古今异义之词尤宜慎辨。
  2、题壁诗
  某凉亭题诗甚多,内有《咏钟诗》云:“吾村一口钟,其质本为铜;倒置像只碗,一敲嗡嗡嗡。”其侧有一诗曰:“吾村一诗翁,其下有屁孔;对钟撒一屁,居然嗡嗡嗡。”观者无不大笑。
  附庸风雅,被人讥之为放屁,活该!
  3、妙处难学
  一生言行举止皆仿馆师(塾师)。一日,其父宴(宴请,招待)师。令(子)坐于师侧,与师共餐。生见师食亦食,师饮亦饮,师侧身亦侧身。师不觉失笑,搁箸(筷子)而喷嚏。生亦笑,亦搁箸,但(只是)喷嚏不可强为(勉强模仿)。乃谓父曰:“吾师此等妙处,其实难学,为之奈何?”
  什么叫亦步亦趋,这是最好的注释。不知其父何以处之,读者是否喷饭(当你正在吃饭时看到这则笑话)。
  4、邑令昼寝
  邑令某昼寝,忽惊醒,急索①马入郡②,谒③郡守,谢④曰:“闻公欲赐责⑤,死罪死罪。”守(太守)讶其言,曰:“无之。”令曰:“公之王姓门人⑥所言也。”守大怒,召王欲加杖。王苦诉无此语。时,令(邑令)亦悟⑦,请曰:“毋庸责王,适吾昼寝,得无梦中闻是⑧语耶?”
  ①索:找、寻找。《扁鹊见蔡桓公》:“使人索扁鹊。”②郡:春秋至隋唐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域名,面积较县为大。秦统一天下后,把全国分成三十六个郡。③谒:拜访。《伤仲永》:“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④谢:认错,道谦。《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⑤赐责:责罚我。赐:旧时指上级对下级的给予,如“赏赐”、“赐予”等,也用于有求于人的敬辞,如“赐教”、“赐复”等。这里把上司将对自己的责罚说成是“赐责”,是表示对上司的尊敬。⑥门人:守门人,亦称“门子”。⑦悟:觉悟。《狼》:“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是:这、这样。在文言文中,“是”一般作代词,作判断动词是后起义。《伤仲永》:“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痴人说梦。——以梦为真,一场虚惊!
  5、卖报者
  一日,吾闻有人大呼:“卖报!卖报!惊人诈骗案,受骗者八十一人!”人欲知其详,遂鬻之。然无诈骗案例。俄顷,复闻此人大呼:“卖报!卖报!惊人诈骗案,受骗者八十二人!”
  报童如此戏谑他人,若遇粗人,挥拳相向,不亦险乎?——自作聪明者戒之!
  6、粗月
  有人甚谦,每与人言,无不以“粗”自称。一日,客至。设酒杀鸡作食,乃谓客曰:“贫寒无以待客,粗菜粗粮而已,冀(希望)客见恕也。”客知其过谦,笑指鸡肉曰:“好鸡!”对曰:“粗菜而已!”曰:“好酒!”“粗酒而已!”客窃(私下、暗地里)笑,曰:“此碗、此杯、此箸、此酒壶,无不精美绝伦也!”对曰:“粗碗、粗杯、粗箸、粗壶而已!”客乃举头望月,曰:“今夜如此好月!”其人对曰:“不敢当,此乃寒舍一粗月而已!”
  “粗杯、粗箸、粗壶”已经可笑,“月”不仅“粗”,且亦为“寒舍”所有,岂不大谬!
  看不看由你:
  “见恕”:宽恕我。“见”字放在动词前面组成“见~”,如“见恕”、“见教”、“见谅”、 “见答”等,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以释成:“宽恕我”、“教我”、“原谅我”等。
  “乃”有多义:表顺承为“就”,表判断为“是”,表转折为“却”,还有表示出乎意料的可译为“竟然”。
  7、岂有此理
  一丐与某甲比(近)邻,时得施舍。一日,丐问甲曰:“向(先前)君赐吾,恒(常)以十文,后减至五文,复减为三文,今则止以一文相赐,何故也?”对曰:“初,吾无牵无挂,故赐君者亦丰;后娶妻,遂减为五文;复生一子,故减为三文;今复增一女,故以一文相赐。”丐大怒,曰:“岂有此理!赐吾之钱,汝岂能用以娶妻生儿育女!”
  反客为主,施主的钱好像是他的:如此之丐,一文不给,不亦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