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讨厌放假

作者:毛俊杰




  这段时间,假期颇多。上星期因高三模拟考试我们放了两天,本星期二,正赶上“五一”,又放两天。
  我回家的心情不如往日那样急切,走在路上,只觉得很散漫。骑车穿过一条街道,驶入一段山路。依稀看到水田里有人正弯腰劳作,我想,母亲这会儿肯定也在忙着插秧。
  山道弯弯,十几里的路似乎缩短了,车子没忽悠多少圈儿就到了家。但门锁着,这是在我意料之中的事。父亲出了远门,母亲在田里插秧,只有铁将军把守家门。从上个星期母亲就开始插秧,好几亩田,她不愿请工,只一个人忙着。
  我没有进屋的心思,放好车子就去看母亲。说起来真是羞愧,十七八岁的人了,明知道母亲辛苦却帮不上忙。上次我好心帮着插秧却害得母亲返工,反而增加了母亲的劳动量。唉,没本事,想尽点孝心都难。
  走过几条狭窄的田埂,便看见了母亲。她弯着腰,孤零零地一个人在水田中央。混黄的泥水闪动着白花花的光包裹着母亲,她如同在蒸笼里的一片绿叶。那柔弱身影已显出深深的疲惫。但她的右手是灵动的,一下一下把秧苗一蔸一蔸地栽入水中,水花起落,水声如语。
  “妈,我回来了。”我站在田埂上,愧疚地向母亲打招呼。
  “怎么,又放假了?”她腰没直手不停地问我,语气里流露着意外,我轻轻地嗯了一声算是回答。
  我知道母亲不希望我放假,不希望我回家,我也懂得这不近人情的心思包含着母亲对我多么殷切的期望。母亲经常说,儿娃子不能粘在家里,要把家装在心里出去好好学习。她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吃不了学习的苦而老往家里跑。我理解母亲的意思,所以我学习很卖力。但只要一放假,我还是回家,不仅是因为能吃到可口的饭菜,更重要的是要远离城市的诱惑使自己保持宁静而专一的心态。
  “还得插多久?”过了一会,我无话找话地问道。
  “快了,再有两天就完了。” 母亲说,“你回去吧,烧两壶水,有作业就做。我这里不用再来了”。
  我无能为力地看着母亲插秧,嫩绿的秧苗从母亲左手分出去,从右手里插下去,看似那样娇小,却又是那样精神。我站了一会儿,便走了。回到家里,只见有些零乱:猪草零乱地堆在地上,沾有泥浆的衣服放在凳子上,锅中还放着未洗的碗。母亲是勤快的人,但她要集中精力赶季节,她太累太忙了。
  我发燃炉子,架上水壶,然后开始扫地,喂猪,把脏衣服拿到井台上放入盆中压满水泡上,然后洗碗。锅里已经有五个碗、五双筷子了,但见不到一星油花,也没有见到装菜的盘子。打开碗橱,只见一盘酸菜。我是流着泪收拾厨房的。在“五一”,母亲一人在家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啊!
  我把知道的事做完,就摊开作业。但心思无法集中,母亲那孤独劳作的身影总在我眼前。是呵,“五一”是富裕人的节日,我和母亲都还无权享受。猛然间,我讨厌放假了。
  
  学校:湖北房县一中
  导师:杨锦全
  
  点评:本文语言朴实、直白,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真情,让人读来不觉为之感动。小作者为什么会讨厌放假,因为他不敢面对独自在家中劳作的母亲,母亲对他的殷切的期望既是他的动力,但同时也会让他深感愧疚。小作者把对母亲的爱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使文章更加真实感人。(佳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