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随风飘逝

作者:朱 伟




  东风又来,三月的柳絮开始纷飞;隐隐地,如一只只飞鸽,飘悠在每一个角落,然后滑落下来,入水、铺地或者再被吹起,继续飞鸽滑翔的痕迹。淡淡的风吹起河岸杨柳长满新叶的枝,撩拨着水面,泛起细细的涟漪,交会、碰撞,推向远处。
  站在桥上,底下是静静的流水。我感到漫天繁花都在飞舞,舞得我心里微微的痛。花开花落,风起风停,湮没了年岁,淡褪了记忆,只剩下一份思念、怅惘与多情。风渐渐地有些大了,游离过耳畔,吹起前额的发丝,有些乱,如心头绵延的思绪一般,剪不断,理还乱。
  那时的风里,似乎多了一些温情与柔美。虽然常常很大,却让人安定。远远地,站在高岗上,四周是大片大片的麦田。风里总是裹挟着一种气息,如翻滚的流云一般,穿梭游逸打转前进;又似乎是无羁的马儿,狂野而快意于这无垠的天地。风打在脸上,带着特有的温润的水汽,吹面不寒,并且带着花香与新翻泥土的气息。如果在麦子成熟的季节,还会添加恬淡的麦香,轻轻地扑鼻而来,融进身体的每一处。这样的风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给人纯净、安宁还有感动。
  不远处麦田的守望者穿一袭破衣,静静地伫立在风里。这样的生活是单调而艰辛的,但那守望者的脸上没有凝重与愁苦,只有祥和与淡定。这也是一种生活状态吧,而且相比于其它而言,这似乎更令人向往。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没有喧嚣,没有浮华,没有金钱的多少,也没有权位的高低,唯有田野里的清风共同拥有着。或许,守望者的快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活在这里一辈子,干净地来又干净地走,不带走一片落叶,只有清风里留下他的气息,让思念的人能在风里感受到他的存在,迎着风默默地流泪。
  张开双臂,让生命接受风的洗礼。闭上眼睛,让风载上所有的忧愁、悲苦、喜悦而去,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躯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所有的一切交付给风去决定,此刻就暂时超脱于尘世,没有思想,不去思考,心平气和地沉降、积淀;或者抬起头,看云卷云舒,细细品味这天高地迥、明净澄彻的蓝色。是风带走了天空的繁杂还是天空从风那里获得了纯净?但不管怎样,这样的一种单纯给人的是彻头彻尾的空明。
  爱的祭奠还是风的不灭?我有时候在想,人需要做些什么才能留住一些东西,比如记忆,比如真情。风带给人的又是什么?回忆、思念还是伤痛?
  风又大了,少了温暖,多了孤独的冰冷。桥下的水流似乎愈急了,轻轻地拍打着河岸。我突然感到记忆在滑落,滑落到风里,随风慢慢地远了,远了……
  
  学校:江苏无锡市第一中学
  导师:蔡星慧
  
  点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然潇洒应该是作者作文时候最想要表达的主题,文章开始就写东风,写柳絮,将“随风飘逝”实体化,进而写到如桃花源一样的麦田,用淡定的文字诠释出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当一切包括记忆都在随风而逝的时候,总有一些东西留了下来,而这些随风而来的,才是弥足珍贵的。(李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