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2008年阅读模拟题(一)

作者:涂俊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有时,天文学中最简单的问题却是最难回答的。夜空为什么是黑暗的?你会说:因为太阳下山了。但是还有恒星在闪耀啊。如果宇宙是无限的,充满着无数颗恒星,那么夜晚将和白天一样明亮。这种理论和观测之间的矛盾被称为奥伯斯悖论。
  奥伯斯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天文学家,也是一位医生。白天他行医,晚上就观察星星。他发现了5颗彗星,并提出了彗星尾形成理论。奥伯斯指出,按照静止、均匀、无限的宇宙模型,天空中散布着无数个均匀分布的发光恒星,尽管距离越远,单个恒星的亮度越小,但考虑到所有星光在宇宙中任一点的光照总和,以及近距离恒星对后面星光的遮掩效应,整个天空就和太阳一样明亮,而实际上夜空却是黑的。理论与实际观察结果就是这样矛盾。简单地说,黑夜应是白夜。
  为了解决奥伯斯悖论,天文学家提出了多种理论加以解释,但都不能自圆其说。
  有的天文学家认为,星空中存在着吸光物质,物质吸收了来自恒星的星光,使天空黑了下来,但实际上,空间中的吸光物质无法使夜空变暗。物质在遮挡光线的同时,也会被光线所加热,进而发光,它们将会和恒星一样明亮。这就像大雨中的树,起先叶子还能保护地面不受雨淋,可是不久雨水便会从叶子上滴落下来,最终地面还是会湿的。有人则认为奥伯斯的理论是根据恒星均匀分布在宇宙中计算出来的,而实际上恒星分布并不均匀,有的星区恒星多,有的星区恒星少。因此,在宇宙中存在亮区和暗区,而地球就处在暗区,所以天空是黑的。还有天文学家用大爆炸理论解释这一现象,认为大爆炸后出现了许多星云,逐渐凝聚成各种天体,宇宙不断向外膨胀,大量恒星远离地球而去,这些恒星的光也不能到达地球。所以,在地球上看到的星空是黑的。似乎,这些理论都有道理,但又不能很好地解释奥伯斯悖论。
  令人惊讶的是,第一个为奥伯斯悖论给出最合理解释的不是装备齐全的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而是一位著名的美国诗人——爱伦·坡。爱伦·坡认为,之所以遥远恒星的光没有照亮星空是因为它们还没有到达地球,我们无法看到比宇宙更远的地方。用现在的话讲,我们无法看到150亿光年之外的东西。所以,黑暗的夜空是宇宙诞生的证据。1901年,物理学家开尔文对这一解释进行了量化,开尔文的计算表明,若要夜空变得明亮,我们至少要能看到数百万亿光年远的范围。由于宇宙的年龄现在远小于1万亿光年,所以夜空是黑的。
  从爱伦·坡开始,天文学家已对黑暗的夜空有了一个正确的解释:宇宙还太年轻。1964年,天文学家哈里森发现了另一个可能正确的解释:宇宙拥有的能量太少。哈里森计算表明,若要照亮夜空,可观测宇宙需要的能量为现今的10万亿倍——每颗恒星的发光度要上升10万亿倍,或者恒星的数目要增加10万亿倍。另外,恒星不可能永生,就算宇宙无限老,夜空仍旧是黑暗的,原因是恒星总是会死亡的。
  爱伦·坡和哈里森的解释为夜晚的黑暗上了双保险——宇宙太年轻而且能量不足。点亮整个宇宙就像是用一根蜡烛花上一个小时来加热一幢房子:一个小时太短了,即使你能等更长的时间,可是在完成这项任务前,蜡烛也已经燃尽了。
  1.下列对奥伯斯悖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奥伯斯认为,从理论上讲,无限的宇宙充满着无数闪耀的恒星,即使太阳下山了,夜空也应是明亮的。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
  B.奥伯斯所提出的彗星尾形成理论认为,尽管近距离恒星对后面星光有遮蔽效应,但整个天空就和有太阳时一样明亮。
  C.奥伯斯认为,天空中距离远,亮度小的众多发光恒星,它们的光照总和足以使整个天空明亮,而实际上夜空却是黑的。
  D.奥伯斯认为,黑夜应是白夜。理论与实际之所以矛盾,是因为宇宙模型理论是错误的。
  2.对天文学家所作的理论解释,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认为是吸光物质的作用。物质吸收了来自恒星的星光,使天空黑了下来。
  B.有人认为是恒星分布的影响。在宇宙中存在恒星多的亮区和恒星少的暗区,而地球就处在暗区,所以天空是黑的。
  C.有人认为是宇宙大爆炸导致的。大爆炸后出现了许多星云,遮蔽或吸收了恒星的光,所以,在地球上看到的星空是黑的。
  D.有人认为是宇宙还太年轻。之所以遥远恒星的光没有照亮星空是因为它们还没有到达地球,我们无法看到比宇宙更远的地方。
  3.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星空中存在的吸光物质不仅不吸光,相反还会发光。
  B.奥伯斯的宇宙模型理论是根据恒星均匀分布在宇宙中计算出来的。
  C.开尔文的计算表明,若要夜空变得明亮,可观测宇宙需要的能量为现今的10万亿倍。
  D.天文学家对黑暗的夜空的正确解释是:宇宙还太年轻且拥有的能量太少。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能看到至少数百万亿光年远的范围,那么夜空就会变得明亮。
  B.如果我们能看到比宇宙更远的地方,即能看到150亿光年之外的东西,那么夜空就会变得明亮。
  C.如果每颗恒星的发光度能上升10万亿倍,或者恒星的数目增加10万亿倍,那么夜空就会变得明亮。
  D.如果宇宙无限老,即使恒星不可能永生,那么夜空也会变得明亮。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共34分。5-8题每题各5分,第9题14分)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③。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④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⑤见之欤?
  (苏轼《方山子传》)
  [注]①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②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③岐亭:宋代镇名,在今湖北麻城。④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⑤傥:倘或。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推崇,归附。
  B.余既耸然异之/异:认为……奇怪。
  C.见方山子从两骑/从:跟从,跟随。
  D.方山子怒马独出/怒:使……怒。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余谪居于黄,过岐亭,见焉/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B.欲此驰骋当世/不赂者赂者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