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三点导读

作者:徐 莉




  美点赏析
  
  这篇散文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份对血浓于水的亲情的感慨,更有一份对生命本质,生命起点与终点的深刻思索与终极关怀。字里行间流溢着与生命素面相对的真诚与理解。
  文章构思精巧,形散“神”不散。这篇散文看似随性散漫,实则严谨绵密。文章开始叙写“我”对儿子成长的关注,“我”目送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忽而笔峰一转,写到“我”眼中父亲渐行渐远的背影,及至“我”最后目送父亲进入火葬场那一刻。这两幅场景表面上看似乎并无多大关联,却有着内在的契合,作者在这里叙述的其实是一个生命完整的过程。“我”目送儿子从幼稚园到小学再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直到儿子进入我教课的大学,这一过程,是一个生命的开始,成长与自立过程,而作为女儿的“我”,目送日渐衰老的父亲背影,是以“我”的经历连接着儿子的生命轨迹,走向生命的衰老与终点。这样在看似散乱的行文中写出的却是人一生的生命与情感历程。在父女母子这些人间至亲的深情注目中,人最终完成了生命的全部过程。
  意蕴深刻。作者采用写实的手法,选取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情景片段,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份与生命本质,生命起点和终点直面相对的坦诚,乍读上去,不免让人感到一份说不出的落寞,但细细品味却会不自觉默然相契一笑,作者一语道破的不仅是她个人对生命对人生的独特体验与深刻思索,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经历的难于言表的普遍体验,生命的开始,成长,自立,逃离,回望,终点,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无法预设,无法阻止,无法追逐,龙应台这篇散文因为具有了人类的终极关怀意识和心灵高度,因而显得份外深刻厚重。
  语言平实却别有意味,发人深省。如文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这句表面是叙写儿子从幼稚园毕业要上小学这一过程,实际也蕴含了生命的一个成长过程。生命就是这样,一个终点必然联系另一个起点。又如“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这些叙述,表面上写的是儿子渐渐长大后与“我”的疏离,其实也暗含了一个生命的成长,自立过程,在文章字里行间,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生活的体验杂糅在叙述性的语言中,使平实的语言闪现灵性的光辉,具有内在的张力。这也正好实现了她对散文语言的主张:“散文不应戴任何面具,主题,语言和个人心灵美感是散文非常主要的三要素。最好的散文是洗净所有的语言污染,找回语文本来的灵性,把真正的生活体验融进去。”
  
  难点指津
  
  阅读这篇散文关键在于对它的主题意蕴的把握。文章表面上看是在叙写人间的母子,父女深情,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朱自清的《背影》,其实不然,朱自清的《背影》传达出的是个人式的对亲情的感性把握,而本文在对亲情感性叙写的基础上更多倾注了作者一种理性的冷静审视与思索,并将其上升为一种人类普遍的体验与关怀。如果说那渐行渐远的背影给我们只是一个生命或情感的生发点的话;目送则是连接这一点的长线,这一点一线无限伸展的是长长的人生,起点连接着终点,终点连接着起点,无法预设,无法阻止,无法追逐。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让它像河流一样自然流淌,像小路一样无限延伸,“不必追”,生命的脚步是无法追逐的。至此,作者在对人生真实,对生命真相作一番冷静而全面的思考后,给了我们这样富于智性的启示。
  
  考点训练
  
  1、本文所叙写的亲情与传统意义上的亲情有什么不同?
  2、如何理解:“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3、试将本文的语言与朱自清《背影》的语言相比较。
  
  附:参考答案
  1、可从个人体验与人类普遍体验入手。
  2、参考“难点指津”。
  3、本文语言富有灵性,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朱自清的语言朴实,简洁,语短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