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话题作文设计四题

作者:罗 荣




  一
  有一条在鱼缸里长大的鱼,每天碰到鱼缸的壁,就有了不愉快的感觉,以为到了大海才能快乐。有个女孩见它可怜,便把它放回大海。当它在海中游着,它心中还是快乐不起来,它想“海这个鱼缸也太大了,我怎么也游不到它的边!”如果不能打破心中的壁,即使给你一片大海,你也找不到快乐的感觉。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写作提示]
  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长大的鱼”和“鱼缸的壁”的象征意义。“长大的鱼”不就是急于走进社会的青年吗?而“鱼缸的壁”像极了“围城”,又何尝不是人给自己设定的“思想障碍”或“精神枷锁”呢?有壁的时候,我们不快乐,没有壁的时候,照旧不快乐。如果心中有壁,那构筑这厚壁的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二
  有一位青年不愿意继承父母辈留下的庞大家业,立志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人生的辉煌。他只身远涉重洋,越过无数岛屿,在热带森林里发现了极为珍贵的树木——沉香。这种香木在一大片森林中也只有一两株。他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沉香运到市场。他在市场上苦苦守候了好多天,可他的摊前却无人问津,而他旁边一位卖木炭的小贩生意却很火爆。开始几天他不为所动,耐心等待顾客。可是,十多天过去了,他开始沉不住气了。他看着旺销的木炭,灵机一动,把沉香烧成木炭而很快卖出去了。他卖完木炭回到家中,把事情经过告诉父亲。父亲老泪纵横地说道:“孩子,沉香只要一小块就能抵得上一大车木炭啊!”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故事。人们拥有自己人生的信念,有人因坚定不移而成功,有人因经不起诱惑而放弃。
  请以“信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信念”这个话题,平常就有接触,谈论的也不少。但是要写出水平,也不是很容易的,这就要求在平常的话题中挖掘出新的内容,力求立意新颖。信念是什么?通常回答是指“信心、思想”。这种回答虽然不错,但只停留在字面含义上,未免肤浅。信念是人类的精神支柱,是追求与向往的先驱,是生命的动力与奋斗的目标。信念能使弱者成为强者,信念也能使人们生活更加充实。
  
  三
  数学大师纳什对于博弈论是这样表述的:人是最理性的,人人都会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身的利益。它可以教会人们怎样在经济行为中扬长避短。同样,一条项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是的,无论是谁,都有其优势和长处,也有其劣势和不足,大凡事业上有所造诣之人,都是把自己的劣势抑制和隐藏得最好而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的人。
  请以“求出自己的最大值”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写作提示]
  人要成才,必须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最大程度,同时将自己的短处尽量避免。弥补自己的短处,不如将自己的长处尽量发挥。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生活体验。在学习中,不同学科成绩不同,到底是补差还是提升优秀;运动中,要取胜,就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挑战自我……
  
  四
  许多人喝同一口井的水,只是有的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有的人用瓷碗泥杯盛着喝,有的人干脆用手捧着喝。于是用金玉之人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而用泥瓷之人则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痛快地说了一声:“好解渴呀!”生活的本质是,你喝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真正的高贵是你喝上了更甘甜的水,而不是举起了华贵的杯。
  请根据上面这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写作提示]
  三种人喝水的不同方式实质上代表了对待生活的三种不同态度。前两种人都未能看到生活(生命、人生)的本质,都不懂得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他们把注意力放在物质财富的多寡和荣誉名声的得失上,或富贵骄人,或贫贱羞人。前者为富不仁,后者人穷志短;前者得到的只是虚幻的满足,后者则陷入无谓的烦恼中。追名逐利,心劳日拙。只有那个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痛快地说了声:“好解渴呀”,因为他关注的是“甘甜的水”而不是“盛水的杯”,他才真正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和人生的幸福。因此,应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紧扣材料寓意,确定论述范围和中心:“富”不能证明“贵”,“贫”并不代表“贱”;贫富之别不是人生幸福与否的分水岭,而贵贱之分则取决于有无高尚的灵魂。生活的本质是劳动和创造,真正的高贵在于精神和人格,人生的幸福在于拥有真纯和美德。热衷于功名利禄,满足于蝇营狗苟,会越来越丧失人的本性,越来越远离生活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