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蜗牛

作者:蓬 热




  它与以热灰为家的未燃尽的煤屑相反,蜗牛喜欢潮湿的土地。它们全身贴地往前走。它们身上带着泥土,泥土是它们的食物,也是它们的排泄物。泥土穿过它们的身体。它们穿过泥土。这是情趣奥妙的相互渗透,因为可以说这是同一颜色的深浅的变化:其中一个是积极成分,一个是消极成分,消极成分围绕、喂养积极成分,而积极成分边移动边进食。
  关于蜗牛,还有许多别的话要说,首先,它自身的湿润。它的冷血。它的延伸性。
  此外,我们无法想象一只抛开背上甲壳而静止不动的蜗牛,它休息时立即将身体缩进壳内。相反,由于腼腆,它一露出那赤裸的身体,一露出它脆弱的外形,就赶紧往前运动,刚一暴露就迅急前进。
  干燥的季节,它们隐居在壕沟里,而且它们的存在似乎有助于居住地的潮润。那儿,也许有其他冷血动物与它们为邻,如癞蛤蟆、青蛙。可是,它们离开壕沟采用不同的方式。蜗牛更有资格住在那儿,因为它离去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然而要记住,它们虽然喜爱潮湿的土地,但并不喜欢那泽国的湿土:如沼泽、池塘。它们当然更喜欢坚实的土地,但这种土地必须是肥沃和湿润的。
  它们也爱吃蔬菜和水分充足的绿叶植物。它们懂得挑选最嫩的叶子,食后仅仅留下叶脉。比如,它们是蔬菜的大患。
  它们待在壕沟底干什么?它们喜欢那儿的环境,但那儿终不是久留之地。它们是壕沟的常客,但它们向往浪游的生活。而且它们在沟底和在泥土的小径上一样,背上的甲壳依然使它们显得矜持。
  当然,到处背着这样一个壳儿确实是个累赘,但它们并不抱怨。相反,它们把这当成一件幸事。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它们随时可以躲进自己家里,使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无可奈何。这实在是一种可贵的长处,为此付出代价完全值得。
  它们由于有这个能耐,这个方便而洋洋自得。我是一个如此敏感、如此脆弱的生命,怎么能够固若金汤,不怕那些讨厌的东西的袭击,享受幸福和安宁?于是,这背上的掩蔽所应运而生。
  我如此紧紧的附着于地面、如此令人怜悯、如此缓慢、如此一往直前、如此有本事离开地面缩进我的家屋,我还有什么忧愁?任你把我踢到什么地方,我都有把握在命运放逐我的土地上重新站立起来,重新附着于地面,而且在那儿找到我的饲料——泥土,这最普通的食粮。
  啊,当一只蜗牛是多么幸福、多么快活!它还用自己的流涎在它接触过的一切东西上面留下印记。它身后是一道银光闪闪的轨迹。
  蜗牛是孤独的,的确如此。它的友人寥寥无几。可是,为了生活的幸福,它并没有这种需要。它同大自然如此亲密的黏附在一起,它如此亲切的享受大自然的恩宠;它是它所拥抱的土地和菜叶的朋友;它是天空的朋友。它骄傲的抬起头颅和那双敏锐的眼珠:高贵、从容、睿智、自豪、自负、骄傲。
  请不要说蜗牛在这方面和猪相似。不,它没有那种平庸的小脚、那种惴惴不安的碎步小跑。
  ——选自《大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