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扁鹊是个没有医德的人

作者:王 香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描写并美化了一个神医扁鹊,但我认为扁鹊在这篇文章里是一个不顾仁义、没有医德的小人。在前后四次见蔡桓公的过程中,扁鹊的目的不在于为他人医病,而在于自己成名成圣。何以见得?扁鹊前三次拜见蔡桓公,指出了公病之所在,虽然公一再否认,但现场气氛还算缓和,事情也并不紧迫。作为一个医生,特别是一个神医,应把治病救人当作自己的天职,不但应指出病人病之所在及其后果,还应以自己的医德耐心说服病人配合治病。任何人虽思想上有时冥顽不化,但在对待性命上是不会儿戏的,扁鹊为何在蔡桓公“寡人无疾”、“不悦”、“不应”的无知中,不是反复陈述利害,晓之以理以据,动之以情以诚,却噤若寒蝉,任由事态发展,将关天的人命特别是国君之命推入绝地、置若罔闻呢?直至事态发展到扁鹊“望桓侯而旋走”时,桓公才意识到了什么,使人问个究竟,这次扁鹊倒快言快语,说得详尽周密了——病在腠理怎样,在肌肤怎样......且导出后果:“无奈何也”。如果扁鹊在前三次见面中,用上这些耐心,细致地劝说,让蔡桓公早点回心转意,那断不至于酿成“无奈何也”的悲剧。至此,扁鹊不仁不义的嘴脸就更清楚了。最不该的是,蔡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时,扁鹊却“已逃秦矣”。
  学校:学校:山东烟台市牟平区文化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