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微笑

作者:哈诺·麦卡锡




  西班牙内战时,哈诺·麦卡锡参加了国际纵队,到西班牙参战。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被俘,被投进了单间监牢。审讯他的人轻蔑的眼神和恶劣的态度,使他感到自己像是一只将被宰杀的羔羊。他从狱卒口中得知,第二天即将被处死。他的精神立刻跨了下来,恐惧占据了他全部身心。他双手不停地颤抖着伸向上衣口袋,想极力摸出一支香烟来掩饰自己的这种心神不定。这个衣袋被搜查过,竟然还留下一支皱皱巴巴的香烟。因为手抖不止,他试图几次才把它送到几乎没有知觉的嘴上。接着,他又去摸火柴,但是没有,被搜走了。透过牢房的铁窗,借着昏暗的光线,他看见了一个士兵。对方没有看见他。当然,也用不着看他。他当时无望地想自己不过是一件无足轻重的破东西,而且马上就会成为一具让人恶心的尸体。但他顾不得狱卒会怎么想他了,于是他用平静的、沙哑的声音一字一顿地对他说:“对不起,有火柴吗?”对方慢慢扭过头来,用冷冰冰的、不屑一顾的眼神扫了他一眼,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吞吞地踱了过来。对方脸上毫无表情,但还是掏出火柴划着火送到了麦卡锡嘴边。
  那一刻,在黑暗的牢房中,在那微弱又明亮的火柴光下,狱卒的目光和麦卡锡的目光撞到了一起。麦卡锡不由自主地咧开了嘴,对他微笑了一下。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他微笑,也许是因为两个人离得太近了,一般在如此面对面的情景中,人不大可能不微笑。不管怎么说,他毕竟对他笑了。他知道对方一定不会有什么反应的,他一定不会对一个敌人微笑的。但是,如同在两个冰冷的心间,在两个灵魂间撞出了火花,麦卡锡的微笑对他产生了影响。在愣了几秒钟后,狱卒的嘴角开始不大自然地往上翘。点着烟后,狱卒并未走开,他直直地注视着麦卡锡的眼睛,脸上露出了自然的微笑。而麦卡锡也一直保持着这种难得的微笑,此时他意识到对方不是一个士兵,一个敌人,而是一个人。这时,对方也好像完全醒悟一样,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麦卡锡,他的眼中流露出人性的光彩,探过头来轻声问:“您有孩子吗?”“有,有,在这儿呢!”说着麦卡锡用颤抖的双手从衣裳袋里掏出皮夹,拿出他与妻子、孩子的合影给对方看,这时对方也赶紧掏出他和家人的照片给麦卡锡看,并说:“出来当兵一年多了,想孩子想得要命,要再熬几个月,才能回一趟家。”麦卡锡听着,泪水不住地往外涌,他对狱卒说:“你的命可真好,愿上帝保佑你平安回家,可我再也不能见到我的家人,再也不能亲吻我的孩子了……”他边说边用脏兮兮的衣袖擦眼泪、鼻涕。狱卒的眼中充满了同情的泪水。忽然,他的眼睛亮起来,把食指贴在嘴唇上,示意麦卡锡不要出声。他机警地、轻轻地在过道上巡视了一圈,又踮着脚尖跑过来。他掏出钥匙打开了麦卡锡的牢门。此时麦卡锡的心情万分紧张,紧紧地跟着狱卒贴着墙走,一直走出监狱的后门,又走出了城。之后,狱卒一句话也没说,转身往回去了。
  麦卡锡的生命就这样被一个微笑挽救了。
   ——选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