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本期阅读题参考答案

作者:命题者




  [社科文阅读题参考答案]
  1、不是。标题是本文强调的重点,立论的出发点。 2、其意在否定那种让城市中的弱者“就地消失”的法规和政策,也暗示了这些弱势群体是一种客观存在,无法回避。3、一是第②段中有关某种职业自然消亡或强制取缔的条件,结论是没有理由取缔、限制乞讨这门职业;二是尊重人权是我国宪法,结论是那些导致某些弱者丧失生计的法规是不合理的。4、凭借的方式不一样,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生存、生计。5、是从强势群体得到政策优惠 (却又损毁“国容国貌”)这个角度展开的。这与那些弱势群体形成对照,其意在揭示政策的不合理性。6、(1)(2)(4)(5)(8)
  
  [文学作品阅读题参考答案]
  1、为全文赞美原始森林的“野性”创造了浓烈的氛围,定下了昂扬的基调。2、力:倔强而刚劲 挺拔而昂扬 拼命向上长 力的的较量和搏斗;美:最纯真 最朴素 浑厚 丰满 斑斓 3、力:勃勃的生机。美:生命的光华,茁壮的异彩。 4、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使山林的野性的光彩更加突出、更加丰富。 5、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挠的性格。 6、山林的“野性”让我们获得了力的启示,美的意念,希望的鼓励和鞭策,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了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挠的一种精神。
  
  [文言文阅读题参考答案]
  1、D 2、A 3、D 4、B 5、①译:秦始皇到达沙丘时驾崩了,这消息保密,群臣没有谁知道。②译:从我的祖父到他的子孙,在秦积累功劳和信义已有三代了。
  
  [古诗词阅读题参考答案]
  1、拟人 2、物:“云覆”,“海”,“杨柳”,“黄鸟”,“绿带”;候:“曙”,“春”,“淑气”,“晴光”。 3、C 4、想与元宗简卜邻而居 5、即使暂时外出就想有个同伴,何况定居下来哪会不选择邻居呢。衬托手法 6、D 7、用典的目的是说范南伯同他们一样都是有才华的(范氏家族的)人 8、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