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游客与坚果树

作者:佚名




  风中的木桶
  一个黑人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想了半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去井里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他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木桶里。然后他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个个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的,也没有一个被风吹歪的。小男孩高兴地笑了,他对父亲说:“木桶要想不被风吹倒,就要增加自己的重量。”男孩的父亲赞许地微笑了。
  
  野鸡与网
  英国乡下流传着一种抓野鸡的老办法,简单却有效。农夫先往地上撒些玉米粒儿,然后在玉米粒儿最多的地方拉起一张网,网和地面之间留出两尺左右的距离。然后他就安心地去地里干活,单等收工时回来取猎物。野鸡机警善飞,农夫既不设机关也不用迷药却几乎每天都有收获,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野鸡确定四下无人的时候,就会飞到网子附近,低头啄食地上的玉米粒儿。它们边走边吃,从不抬头,就这样一直走到了网下。等它们吃光地上所有的玉米粒儿,便把头一抬,拍拍翅膀往上飞,当然就自投罗网了。这时候它们只要一低头就能从网下面走出来,但被网罩住的野鸡惊惶失措,一个劲地往上飞,直到最后筋疲力尽再也动弹不得,只能束手就擒。
  
  游客与坚果树
  一位游客走累了,坐在坚果树下休息,他注意到前方一根细滕上面结了个巨大的南瓜。“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真是很荒谬。”游客暗自嘀咕,“如果让我来创造这个世界,我会让万物回到它们本来的样子。大南瓜长在结实的大树上,而坚果则应该结在细滕上面”。这时,一枚小坚果从树上掉下来,打在他的脑袋上。震惊之余,游客抬头望着树干暗想:“天啊!原谅我的傲慢自大吧!假如从树上掉下来的是一个大南瓜,岂不被砸死了?”
  
  感动的力量
  20世纪30年代,一位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乡间土路上散步。无论见到任何人,他总是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有一个叫米勒的年轻农民对传教士这声问候起初反应冷漠,然而,年轻人的冷漠未曾改变传教士的热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给这个一脸冷漠的年轻人道一声:“早安。”好几年过去了,纳粹党上台执政。这一天,传教士与村中所有的犹太人被纳粹党集中起来,送往火车上。在下火车列队前行的时候,有一个手拿指挥棒的指挥官在前面挥动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边的是死路一条,被指向右边的则还有生还的机会。传教士的名字被这位指挥官点到了,他浑身颤抖,走上前去。当他无望地抬起头来,眼睛一下子和指挥官的眼睛相遇了。传教士习惯地脱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米勒先生虽然没有过多的表情变化,但仍禁不住还了一句问候:“早安。”声音低得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到。最后的结果是:传教士被指向了右边。
  
  我们的含义
  一位著名的风琴演奏家到乡村会场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会场提供的风琴不能直接连接音响设备,需要专人手持话筒进行扩音,一个男孩负责这项工作。演出进行得十分成功,每一首曲子结束时,观众都由衷地报以热烈的掌声。男孩非常开心,趁着观众鼓掌的空隙,他对演奏家低声耳语道:“我们配合得相当好,对吧?”“你所说的‘我们’是什么意思?”音乐家忿然质问道。几分钟后,当音乐家演奏到一首曲子最精彩的段落时,音响忽然变得哑无声息。无论音乐家怎么努力演奏,都无济于事。男孩调皮地咧着嘴对音乐家笑着说道:“现在,你明白我所说的‘我们’的真正含义了吧?”
  
  杂技高手与观众
  一位顶尖级的杂技高手,面对着许多观众,在两座山峰之间架起的钢丝上进行表演,在大家胆战心惊的目光中,他成功了。杂技高手说:“我要再表演一次,这次我要绑住我的双手,你们相信我能做到吗?”杂技高手真的用绳子绑住了双手,这一次他又成功了。没想到杂技高手又对人们说:“我再来表演一次,这次要绑住双手蒙上眼睛,你们相信我能走过去吗?”杂技高手蒙上眼睛慢慢摸索着,又成功地走过去了。表演似乎还没有结束,杂技高手找来一个孩子,继续问:“现在我要把他放在我的肩膀上,我还是蒙着眼睛绑着手,你们相信我会成功吗?”所有人都说:“我们相信,你是世界上最棒的。”“你们真的相信吗?”“真的。”“那好,既然你们这么相信我,那我把这个孩子换上你们的孩子,你们愿意吗?”这时,整座山鸦雀无声,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他。
  
  裙子与灵感
  罗特是美国一家制瓶厂的工人。他有一位女友,身材健美且爱好打扮。有一天,女友穿了一套膝盖上面部分较窄,腰部显得很有魅力的裙子。在路上,人们频频回头欣赏着这条裙子。罗特也注意起这条裙子来了。他越看越觉得线条优美。他马上联想到,要是制成这条裙子形状的瓶子也许销路不错。想到这里,他马上转身跑了回去,连声“再见”也没说。罗特回到住处就在图纸上画了起来。经过实验,这种瓶子不仅美观,而且里面的液体看起来比实际分量多。不久,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看中了这种瓶子,以600万美元的高价收买了这项专利权。
  
  生还的秘密
  老人不幸落入水中,他在湍急的河流中时起时伏,情况十分危险。更糟糕的是,在河流前面不远处,等待老人的是一个落差极大的瀑布。旁边围观的人都很担心,这个瀑布一定会要了老人的命。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老人在落下瀑布后,竟然奇迹般地从溪流中游了出来,爬到了岸边。他不仅生还,而且毫发无损。人们在惊讶和喜悦之余,纷纷询问他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我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如何求生,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顺其自然、随波逐流。在漩涡中使自己的身体努力适应水流,然后蓄势而发。这就是我能够生还的秘密。”
  
  六尺巷传奇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馆长巧设法
  有一个博物馆被盗了,丢失了10件珍贵的文物,好在一枚珍贵的钻戒没有被盗。警方经过多次努力也找不到线索,这时一直很冷静的博物馆馆长却提议让电视台采访他。于是电视台上播出记者采访博物馆馆长的镜头。记者问:请问这次失盗共丢失了多少件文物?馆长答:共丢失了11件文物。记者问:这些文物都很珍贵吗?馆长答:是的,都很珍贵,特别是一枚钻戒价值连城!时隔不久,警方就查到了线索顺利地破了案。线索来源很简单,几个盗贼在殴斗时被警方抓获,而他们殴斗的原因是互相猜疑究意是谁私藏了第11件文物——那枚钻戒。镇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韧性。
  
  另一种法则
  有一次欧洲篮球锦标赛中,保加利亚队与捷克斯洛伐克队相遇。当比赛剩下8秒钟时,保加利亚队以2分优势领先。一般来说,已稳操胜券。但是,那次比赛得5分以上才能出线。可要用剩下的8秒钟赢3分,谈何容易。这时,保加利亚队教练突然请求暂停。场上观众对此付之一笑,认为保加利亚大势已去。暂停结束后,比赛继续进行,场上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场面:保加利亚队的队员突然运球向自家的篮下跑去,并迅速起跳投篮,球应声入网,全场观众目瞪口呆。全场比赛时间到,裁判只好宣布,双方战平,须双方进行加时赛。结果,在加时赛里,保加利亚队净赢6分,顺利出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