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我们为何浮躁
作者:王 珣
可是,我们为何浮躁?
《哈利·波特》在师长“幼稚”的鄙夷声中红遍全球;今夏的“超女”旋风狂扫高校;此起彼伏的这星那星让我们为之痴狂。然后面对一片疑惑,我们戴上耳机,一脸地不在乎,仿佛这样可以与世隔绝。是的,我们肤浅,我们稚嫩,我们急功近利,我们没有品味。可是什么造就了我们?
我们诞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之交,改革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而此时不完善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如果说父辈们的信仰是被经济大潮所冲击,那么我们则是没有信仰的一代。我们似怀疑一切不在乎一切实则却不辨方向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儿,不明白人生的目的为何,所以只有浮躁,因为浮躁勿需根基。
我们生长在一个经济知识爆炸的时代,社会的日新月异,变幻更迭的迅疾频繁,让每一个人都无所适从。社会的竞争造成了人心的急迫和危机感,而这种危机又通过太多的途径递到了我们的身上。顶着人口高峰出生的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社会高速旋转的同时我们也跟着旋转,头昏脑胀。品味与深度,那是需要沉心培养的东西。让种种成形不成形的焦灼将我们压到身心疲倦时,我们要的是给我们放松的歌曲,让我们可以发泄地狂呼的“超女”,是可以痴恋可以不屑可以咒骂的歌星。我们没有时间沉醉于唐诗宋词,因为那里是一个与现实不相容的陌生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同快餐一样陪我们奔跑的,如果可以称之为文化的——浮躁文化。
我们没有童年。童话的空间被试卷塞满,梦想的翅膀被分数压弯。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急功近利的文化,我们的眼睛从来就只是盯着书本试卷。教育使我们在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人格却无法避免的缺失了。那么,请别怪我们浮躁,别怪我们自私,我们从小就被要求把别人踩在脚下,我们从小就知道别人都是生存的对手。这种心理势必造成悲哀的孤独。请别笑我们年少的寂寞的文字“少年不知愁”,可我们的孤寂从伊始就种下,人与人的冷漠使我们无处倾诉,那只有发泄,只有让声嘶力竭的呐喊代替空虚。所以,我们为一切值得不值得的人疯狂,“芙蓉姐姐”之后“菊花妹妹”,“超女”收视率超“春晚”,不是因为疯狂,而是我们早已疯狂。
是的,我们浮躁,我们渴望“一夜成名”,因为社会本身并不公平。“伟大”的劳动者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一夜成名”的人物名利双收。如果社会价值的天平本已倾斜,又何怪我们都往重的一端跑?既然踏踏实实的人注定做些铺路的雨花石,那我们就有梦想一步登天的权利。浮躁?这何曾是一个容身平静的社会?
是的,当责难的手指指点到我们鼻间,当太多的声音以为我们的浮躁无从负担未来的重担,也许有人该想一想,他们造就了怎样的我们,又让我们负担怎样的社会。现在思考,或许尚不晚。
学校:江苏徐州市第一中学;导师:冯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