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亚父智疲

作者:宋彦召




  高中教材选编了司马迁的《鸿门宴》,各种版本的教学用书都极力赞誉亚父范增的足智多谋、远见果断,但掩卷深思,却又不得不为亚父在鸿门宴中所隐透出来的谋乏智疲而叹惋。
  身为项羽军中第一谋臣、又独具“亚父”这一特殊身份的范增,论势尚可,而知人却不够。他多年跟随项羽征战,出谋划策,理当深知项羽为人处事的优柔寡断,却在谋诛刘邦的鸿门宴中将全部的机会寄押在他的身上。项伯在项羽军中是一个特殊人物,他与张良交往的历史、宴前“私见张良”的行踪,范增应该知晓却丝毫不知,更说不上防范。无论怎么讲,都很难与足智多谋挂钩。
  其二,在事态的发展中,范增既不能谋划于机先,也不能“补牢”于事后。依据他在军中的身份地位,应该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出召项庄”舞剑的行动就显示了这种权力。本可以在刘邦进退的路上巧设伏兵,“急击”而又“勿失”,却落得刘邦从容而进、全身而退。“沛公起入厕”,范增竟浑然不觉;刘邦等人从小路步行二十里,用时绝不会太短,而范增却耐心地等待“张良入谢”,坐看猛虎归山。事骤起而渐落,刘邦游刃有余,范增束手无策。于此,亚父的智疲便昭然可见。
  身为谋臣的范增,理应有缜密的思虑、临危不乱的淡定和扶将倾之大厦的气度。可叹的是,眼看宴罢大势去矣,他却只能怒撞玉斗,破口大骂“竖子不足与谋”!这似乎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性情暴躁偏激,而实在是亚父智疲至极又无可奈何之举,徒损第一谋臣的形象。
  
  作者系湖北保康县职业高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