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井绳

作者:李汉荣




  通向月亮的路并不是美国航天局发现的。
  在美国之前,甚至远在公元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发现了接近月亮的最佳方式。方法很简单。只需要一眼井,一汪清澈的好水,一根井绳。
  面对水井的时候,要让自己燥热、混乱、凶狠的心静下来,不要怀着总想征服什么的冲动,不要乱折腾,安静一些,内心清澈一些,低下你高傲的头,弯下你高贵的身子,你就会看见,从水里,从岁月深处,一轮干干净净的初月正向你升起,并渐渐走向你,走进你的生活。
  美国航天局用了很大的劲爬上了月亮,只抓了几块冰冷的石头拿回来让人类看,让人类扫兴,让人类的神话和童话破灭,让孩子们面对冰冷的石头再不做美丽的梦。
  美国航天局让人类离月亮越来越远,离石头越来越近。
  我父亲不知道人类的宇航船在天上折腾些什么,我父亲心目中的月亮仍是古时候的那个月亮,那是神秘的月亮,是嫦娥的月亮,是吴刚的月亮。我不读诗的父亲也知道,李白打捞的就是水里的这个月亮。
  我父亲几乎天天都要和月亮会面。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一直都在打捞水中的那个月亮。
  你见过我父亲在月夜里挑水的情景吗?
  他望一眼天上的月亮,他微笑着低下头来,就看见在井水里等着出水的月亮。我父亲就把月亮打捞上来。
  两个水桶里,盛着两个月亮,一前一后,猛一看,是父亲挑着月亮;仔细看,就会发现是两个月亮抬着父亲,一闪一闪在地上行走。
  通向月亮的路是多长呢?据美国航天局说是三十万万公里。走了三十万万公里,他们发现了一块冰冷的石头。
  我丈量了一下父亲用过的井绳,全长三米,父亲通过这三米的距离,打捞起完整的月亮和美丽的月光。
  审美是需要保持距离的。取消距离,美国得到一块冰凉的石头;谦卑地、怀着敬畏守着一段距离,我的父亲披着满身满心的圣洁月光。
  我发现,美国是一个会折腾的技术员,父亲是一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美学家。为什么要去解剖一个美女呢?为什么要把天地奥秘都去洞穿呢?为什么要用冷冰冰的技术去肢解万物的大美大神秘呢?
  我记得父亲的那根井绳,三米的长度。三米之下,就能触到孔夫子和李白的那个月亮;三米之上,到处是伸手可掬的白银一样的月光。
  
  (选自《散文》)
  
  三点导读
  桂雅丽 陈小平
  
  美点赏析
  
  3米井绳,竟美了父亲的一生。
  这3米长的井绳带给父亲的欢乐,对美国宇航员来说,也许无法理解,但“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我们却可以理解,并欣赏到了父亲手握3米井绳,美好自己一生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这确是一篇很值得一读的美文。
  精彩的细节,生动、浪漫。文章的语言近似散文诗,但其中并不缺少精彩的细节:“两个水桶里,盛着两个月亮,一前一后。猛一看,是父亲挑着月亮;仔细看,就会发现是两个月亮抬着父亲,一闪一闪在地上行走。”如果将这段文字换成平实的写法,就是父亲月夜挑水。可作者笔下的父亲哪里是挑水,哪里是一种艰辛的体力劳动,简直是一种舞蹈,是一种融于自然、乐于自然的闲适。仅“父亲挑着月亮”一句,足以让读者张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无限的空间。而“仔细看,就会发现是两个月亮抬着父亲”,这个细节更是诗意浪漫而想象大胆。
  丰富的联想,自然、绮丽。水井、井绳、月亮、石头、嫦娥、吴刚、孔子、李白,这些毫不相干的意象,在李汉荣的《井绳》里,五颜六色相互关联地嵌入字里行间,使文章似雨后彩虹,绮丽无比。作者之所以能奉献给读者这道绚丽的彩虹,是源于丰富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又分为抽象的联想和具体的联想。抽象的联想是:从水里,从岁月深处,一轮干干净净的初月正向你升起,并渐渐走向你,走进你的生活。从水井联想到岁月深处,联想到生活。这种抽象的联想是对父亲田园生活高度赞美。具体的联想是由井绳而产生的,让读者在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品味父亲生活的自然、快乐,以及那种“野渡无人舟自横”般的悠悠适意。
  
  难点指津
  
  井绳,就是麻绳,再普通不过,用青麻搓成。在散文《井绳》中写到的“井绳”,早已失去作为井绳本身的意义,而更多地演绎为一种意象,一种象征。显然,这要算是理解这篇文章的难点了。
  正如冰心的《小桔灯》里的那盏小桔灯一样,文中的月亮并非只是借助太阳发光的星球,井绳也不仅仅就是普普通通的三米绳子了。在这里,我们从月亮身上更多地读到了宁静、神秘、美妙与快乐,而井绳、水桶则是父亲融进自然,打捞美丽,享受快乐的一种具体载体。
  此外,我们还应该用文学的眼光欣赏这篇散文,而并非科学的角度。按道理说,美国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这无论如何都算作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全世界都应为此骄傲与自豪。可是,作者却不去写它的这一个层面,而是将这举世无双的事具体到“用了很大的劲爬上了月亮,只抓了几块冰冷的石头拿回来让人类看”,并与父亲的“一眼井”、“一根井绳”、“披着满身满心的圣洁月光”进行对比。有意思的是,这种对比不属于一个级别,但读者几乎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宇航员的务实让人枯燥,而父亲手中的三米井绳打捞的神秘的月亮却极有引力。当然,这并非对美国航天局探月行动的否定,而是为了能让读者也都来陶醉于那一份静谧与美妙的境界之中。
  其实,我们心中也有一轮“月亮”,我们手上也有一根“井绳”,我们也可以像父亲一样去自由打捞我们生活的美丽和快乐。
  
  考点训练
  
  1、文中说“美国是一个会折腾的技术员,父亲是一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美学家。”请结合全文,说说这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2、文中有一处精彩细节描写,请指出它的范围并作出简要的赏析。
  
  附:参考答案
  1、美国费了很大的劲爬上了月亮,完全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几块冰冷的石头去追求枯燥的数据,从而试图揭开月球的奥秘。父亲不懂科学,但他却懂得融于自然,享受生活。月光下,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想象关于月亮的美丽的传说,自由自在地沐浴月亮的洁白的光辉,无拘无束地放下井绳捞起月亮,然后挑着她回家。在这一份自由和舒适里,他幸福快乐地享受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滋味。
  2、见美点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