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照汗青”未必要选择死

作者:王文翠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多少年来,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利益赴汤蹈火,舍生取义,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感人之歌。笔者浅以为这种“死国”的精神可敬可佩、可歌可泣,但“死国”的壮举不应盲目推崇和效仿。
  “人最宝贵是的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在与敌斗争中或身陷逆境时,都不应首先想到“轻生”,或者“以死殉国”,而应想方设法保全自己,讲究对敌斗争策略。其实,有时屈一下也未尝不可,因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住生命以便使自己将来为国家、为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样的“生”,岂不更具价值?
  死固可以明志,但生却可以践志。孰轻孰重,不辨亦明。西汉史官司马迁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辩护,获罪于皇帝,若他就是为此而死,亦可以“留丹心”,成为一名直谏烈臣,但他却选择了生,坐监狱,受宫刑,可谓忍辱负重、苟且偷生,但正因为他的“偷生”,才留下了《史记》这部千古不朽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难道你能说他此举没有“照汗青”吗?
  今天,我们在对国人进行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的时候,既要倡导民众要有高尚情操和民族气节,又要引导人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只要心中有真理,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生命之光熠熠生辉,“丹心”亦可光照“汗青”。
  
  作者系江苏盐城市龙冈初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