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排比趣话

作者:冯常林




  老师讲授排比的修辞手法,常常先举课文中出现的例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然后归纳出排比的定义: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字数大致相等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把相似或相关的内容表达出来,这样的修辞方法,就叫排比。
  然后是说说运用排比的好处,诸如可以产生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能够增强语言的气势,增加表达效果之类;诸如用排比说理,可以将道理阐述得深刻透彻,鲜明有力;用排比抒情,可以将感情表达得充分强烈、淋漓尽致等等,只言带过而已。
  然后是训练。训练一般分为两类:辨别类和仿写类。例:
  训练一,下列句子运用了(没有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几项)是:
  A、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远了、近了、亲了、疏了。
  B、昆明四季有花,可是不管山茶也罢,报春也罢,梅花也罢,杜鹃也罢,都没有海棠这样幸运。
  C、我还以为这种树只能在阳光明媚、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地方生长。
  D、朝着鹰飞的方向走,你或许能发现一汪清水,或许能碰到一群牛羊,或许能找到一座村庄。
  训练二,在下列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饥饿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 ;动乱的年代里, ;安定的年代里, 。
  想想看,大家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吧。不错的,这个过程让我们了解了排比这种修辞手法。
  但是,我们如果问:“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丽多彩,可谓艳丽极了”,为什么就不是排比呢?答曰:排比必须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构成,这是判断排比的最基本条件,对偶修辞手法才只要两句相对,是吗?
  这样的回答让学生明白继而又犯嘀咕:排比非得由三句才能构成,两句咋就不行呢?
   “这是规定,不能改变的!”老师理直气壮。
  这样的情形你我何曾没有碰到?想想学生的疑惑,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实,在学生了解和掌握对偶修辞的基础上,老师只需告诉:排比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但比对偶更自由、灵活、丰富。说具体点,排比由三句或三句以上构成,对偶句再增加一句便构成排比句;排比句不拘泥于字数,不像对偶的字数要求那么严格;排比句的各句以出现同形词语为常规,不像对偶句忌讳词语重复。这样的解释大概算是基本上解决了学生的疑惑吧。
  但是,有学生又拿出了这样的句子:
  例一:青春是诗,格调高昂,音节响亮,空灵而蕴藉深厚,隽永含蓄耐读耐品;
  青春是一首歌,一首旋律优美、高亢嘹亮的歌。这首歌无论是浅唱还是低吟,却能让人沉醉,让人遐想;
  青春是一幅画,一幅五彩缤纷,艳丽夺目的画。看这幅画,如看青山,如看秋水,总也看不尽,看不够。
  例二:有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一种选择,它选择了个人的蝇头小利;
  有人说:“我要给自己闯出一条路来。”这又是一种选择,它选择了自我奋斗;
  有人说:“亏了我一个,幸福亿万人。”这也是一种选择,它选择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构成排比句,前面已经说过的。排比用于段与段之间,它就构成了排比段。仔细比较例一、例二,你会发现,它们形同而实异。差别在哪里?例二用了结构相同(相似),语气一致的一组段落,把相关(相似)的内容表达出来了,而例一却不具备例二的特点,因而例一是几个段落并列,称之为并列段而不是排比段。
  排比段大量的使用是在写作中实践而来的,它是当今考场作文的法宝之一,如今大行其道,不可小视。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从更广阔的背景去认识和理解排比这种修辞手法了。翻开典籍,你会读到许许多多这样的文字:
   “见若咫尺,田千亩矣。见若环堵,城千雉矣。见若杯水,池百里矣。见若蚁垤,台九层矣。……”(唐·杨敬之《华山赋》)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唐·杜牧《阿房宫赋》)
   “水之势胜火,一勺不能救一车之薪;金之势胜木,一刃不能残一林;土之势胜水,一块不能塞一河。”(洪迈·《容斋随笔》)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孟子》)
  先贤们并不知有排比一说,但看他们的文字,你会感受他们的智慧。
  智慧从何而来?来之于“心”。因此,排比的运用不单纯是语言形式的问题,不是为修辞而修辞,它必须从表达的需要出发。
  魏·徐翰说得好:“君子非其人则弗与之言;若与之言,必以其方:农夫则以稼穑,百工则以技巧,商贾则以贵贱……故君子之与人言也,使辞足以达其知虑之所至,事足以合其性情之所安,弗过其任而牵强制也”。这就告诉我们,善用修辞者,必先认清其表达的需要。刘勰强调“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说的也是此理吧。
  在当今的写作实践中,恰当地运用排比,的确可以给你的表情达意增色。
  比如用排比叙事:“读书累了,父母为我们削个苹果,是感动;口渴了,朋友帮你打回一杯水,是感动;沮丧时,得到一句宽慰的话,是感动;高兴时,有朋友与你一起分享,是感动”,语意畅达,层次清楚。
  比如用排比描写:“秋是什么颜色?谷子说:秋是黄色的,我就是叫秋风吹黄的;高粱说:秋是红色的,我就是叫秋色染红的;棉花说:秋是白色的,不然,我哪有这身白色的棉袄;松柏说:秋和夏没有区别,都像我一样青翠”,事物的特征精确而鲜明。
  比如用排比说理:“信守承诺,是答应友人今天赶到,即使刮风下雨也不违约的忠诚;信守承诺,是企业树立形象,占领市场的法宝;信守承诺,是忠于信仰,坚守操行的气节”,条理分明,严密透彻。
  比如用排比例证:“正因为有了一诺千金的豪情,才写出了易水送别之歌,诚信——中国侠客永恒的旋律;正因为有了山盟海誓的执著,才唱出了化蝶共舞之歌,诚信——中国有情人永远的绝唱;正因为有了为民谋福的诺言,才弹出了清正廉洁之歌,诚信——中国法官永久的定律”,言简而意丰。
  比如用排比抒情:“探索吧,青年人!新世纪的钟声已敲响,让奋进的足迹化合成创造的交响乐,让辛勤的汗水描绘出时代的锦绣,让执著的追求谱写出辉煌的篇章”,感情洋溢而深厚。
  运用排比,你得注意句子之间内容的逻辑联系,比如时空顺序、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数量多寡、语气强弱。这里不再赘言。
  说了这些,千万别提笔就写下:
  “早点店里有很多食品,有油条,有油饼,有面窝,有馒头,有豆浆,有稀饭,应有尽有。”
  可喜的是,排比的使用在不同的生活领域,不同的写手那里被用的炉火纯青。
  请欣赏:
  作家梁晓声对于情感的感慨:一个人,18岁时浪漫,20岁时多情,30岁时动荡,40岁时现实。
  大学生的校园短信:我在天空写你的名字,却被风儿带走了;我在海洋写你的名字,却被浪花带走了;我在大街小巷写你的名字,却被警察带走了。
  情侣的誓言:如果世界只剩10分钟,我会和你一同回忆走过的风雨;如果世界只剩3分钟,我会深深吻你10次;如果世界只剩1分钟,我会说60次我爱你。
  朋友的祝福:祝你事业正当午,身体壮如虎,金钱不胜数,干活不辛苦,悠闲像老鼠,浪漫似乐谱。
  恋情的别解:初恋就像一见钟情,热恋就像以身相许,留恋就像百依百顺,失恋就像你东我西。
  生活的劝慰:请用一秒钟忘记烦恼,用一分钟想念快乐,用一小时与喜欢的人度过,用一辈子关怀最爱的人。
  网上评论:赵薇是无知的,衣服是穿错的;钰莹是红楼的,身价是百万的;红豆是两性的,受害是年幼的;巩俐是深造的,目的是炒作的;学友是无援的,曾经是辉煌的;永元是实说的,逢场是作戏的;水扁是台湾的,思想是分裂的;美国是霸权的,拉登是不惧的;长江是污染的,黄河是断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