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跟自己过不去的人

作者:闫 超




  从幼稚走到成熟——由一个人变成二个人,他们共同存在,并且必须同时存在——即身体上的自我和思想上的自我。虽说同时存在,却又很难一致,就像香烟盒上的“吸烟有害健康”一样,是一种被大众所接受的和谐的矛盾。
  茹,我的心理病人。十几年来,学业上的大大小小九九八十一战,不曾败过,和她过不去的人其后果只有“死路”一条,江湖人称“杀人如草不闻声”。
  今天她又来见我了……
  “我只希望你倾听我的诉说,仅仅是听。”
  “当然。”
  她坐在椅子上,翘起右腿,身体向后一仰,望着窗外暗红的天空。
  “那得从春节晚会谈起。那是我第一次感到轻松的快乐,特别是赵老师的压轴小品。当时我笑得肚子相当痛,但那是幸福的痛。我真想抓住时间不让它流过,似乎又闻到了春天野花野草的清香,慢慢地,从脚到头,好激动,整个身体想伸一个长长的懒腰。”
  我递给她水时,她笑了笑。随着夕阳西下,她的脸也变得忧愁起来,像与母亲失散了的小鸟一样让人可怜……耳畔又传来她悠悠的诉说。
  “六千多个日子已离我远去,闭目静思,思如泉涌。昔日的快乐与哀愁像深夜中时而穿过的车,或疾驰或舒缓,每一次都有新体验。笑自己幼稚,亦为自己喝彩。忽而发现我成熟了许多。是不是人长大了,身体就越来越弱了?我的身体竟然开始说累!有一天,我竟连作业都没有完成就asleep——早上,我开始一次又一次地抱怨着身体,真是没用!更不可思议的是我的化学考试竟然没有及格!化学老师在我看来是那样的对我充满希望,可……我只能让她失望。从那以后,不知是不是祸不单行,我做的事情大都非常糟糕——我的思想便得出结论:我是一个不值得寄予希望的人!大概是因为心境不同了吧,身边的事全部不那么美好了,我还知道:虎落平阳被犬欺。于是我开始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我变得虚伪了,白天我为自己的成功复仇而洋洋得意,每到深夜,我孤独地照着镜子,我的思想又开始抱怨我的所做所为。我越来越苦恼,时不时会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也会像傻子一样呆着。我变得自责起来,哪怕是件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我的生活好累!我好累……”
  听得出来,她此时最大的对手就是她自己,她成了一个和自己过不去的人,但我不能说话。
  “我既不想成为一具满街闲游的行尸走肉,又不想变为一个彻彻底底的精神病!我的思想是好的,但人总是要有个性,我真是……”
  ……
  此时的她更需要一位朋友,我把真诚的手伸过去,希望帮她爬出荆丛,毕竟我是心理医生。
  但在这之后不久,由于我的马虎,这位病人进了精神病院。无论如何我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茹曾经的烦恼,降临到我身上了:“我真是没用,自己可是心理医生啊!”
  
  学校:黑龙江五大连池市一中
  导师:王淑华
  
  评 语
  曹海东
  
  一个人跌入痛苦的深渊,不堪承受生命之重,往往是因为他难以摆脱心魔的缠缚,无法实现自我超越。所以,常言说得好:“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谁也无法把你打倒,能打倒你的只有你自己”。闫超这篇习作所讲述的一个心理医生和他病人的故事,可为此类哲理名言添加一个生动而形象的注脚。该文有如下一些值得称道的地方:
  第一,从内容上看,它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常见的一种精神现象和意识状态,昭示人只有战胜自我,将心魔逐出自己的精神家园,才可能获得心灵的静谧、生命的和谐。这表现出作者对生活有比较细致的观察,对人生有比较深刻的感悟。
  第二,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描写,细腻真切。本文着重记述了“心理病人”大段的倾诉,实际上亦即人物的内心独白。这些文字,将“一个人的战争”写得有声有色,委曲生动,成功地展现了一个具有分裂型人格障碍的人的心理状态:诸如理智与情感的较量,崇高与卑鄙的争锋,以及苛求、攻击、争斗、孤立、自我封闭等不健全人格要素对灵魂的啮噬,等等。
  第三,故事的结尾较为有力,耐人寻味:一个以拯救人之灵魂为职志的心理医生最后也步入了心理误区,“跟自己过不去”,着实引人深思。
  此外,习作叙次井然,结体谨严;语言形象优美,富于表现力。根据阅卷的评分标准,可将其归为一类上等,判给58分。
  
  曹海东,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多次参加湖北省高考语文阅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