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不要亵渎艺术

作者:姚 栾




  今天放学,偶遇一位好友,和她谈起了关于学校招收艺术特长生的事情。她说她已经报名并成为了艺术特长生。因为老师在班上反复强调,在文化分不低的情况下,通过学习艺术,可以考上更好的大学,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之类。好友说这话的时候,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我知道她艺术基础不好,也不怎么喜欢艺术。
  我不禁愕然,静下心细想,这样似乎是一种较省力的上名校的途径;似乎比挑灯苦读轻松得多,机会也许更多。可是,倘若如此,艺术的价值又在何处?艺术的真正意义又在何处呢?艺术,是人们不可缺失的精神寄托与归宿,是精神的不断升华,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又是如何对待它的呢?
  我们热爱艺术,欣赏艺术,学习艺术,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愉悦与满足,使我们获得美的享受,使我们热爱生命,体察生命的价值与可贵。贝多芬的《命运》启示人们要坚强,不屈服于命运;达·芬奇的《蒙娜莉莎》让人们陶醉于那个神秘的微笑并产生诸多美丽的幻想;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又以强壮健美的身躯启迪人类发现自身的价值……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心体味,用灵魂去感悟。这些才是真正的艺术——散发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让感动,让勇气,让爱渗透内心的每一个角落。
  何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真正拥抱艺术,也绝不是一年半载之功所能企及的。这需要多年生活的体验和磨练,通过时间的沉淀和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逐步深刻理解它,让自己达到较高的境界。而这绝非是一蹴而就的。倘若一个孩子仅仅接受一年多的艺术教育,而缺乏一定的艺术积累,要想达到体味艺术的真正境界是不可想象的。艺术特长生以功利目的去学习艺术是学习的悲哀,更是对艺术的亵渎。
  
  学校:湖北襄樊市第五中学
  导师:刘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