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话题作文设计四题

作者:王白石




  〈一〉
  
  你试过穿针引线吗?如果试过但又不熟练,你肯定会注意到,你把线头紧紧握住,然后凑近针眼,你的手会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线一下就穿歪了。
  想把液体灌入一个细颈瓶也会出现同样的结果。你的手本来拿得很稳,然后去贯彻你的意图,这时候,不知为什么,你的手颤抖起来。
  在医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放松的技巧锻炼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过度的努力和减轻过度的“目的性”,克服在避免错误和失败时产生的过分谨慎。可见,有一个良好的心境是十分重要的。
  请以“要有一个良好的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提 示:
  生活中人们往往被外界环境所左右,而刻意束缚自己的行为,人的心理往往承受着多方面沉重的心理压力,使你百般重视,过分谨慎,千方百计地避免错误和失败,殊不知物极必反,紧张使你失常,压力使你困惑,而结果更使你苦不堪言……生活中太渴求成功而事与愿违的现象比比皆是,请记住:轻松一点,胜人一筹;只有心如止水,才能锋芒毕露。
  
  〈二〉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答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他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以求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
  读了上面的故事,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想法和感悟,请以“我心有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提 示:
  “我心有主”也表现着人生境遇中不随波逐流、坚守原则的修养和境界。“我心有主”是赖以秉持和践行的成就一番事业的坚强盾牌。从求异思维的角度看,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追名逐利,或贪赃枉法,最后或深陷囹圄,或悔恨终身,代价极为惨痛。在我们学生中,也有在强手如云的竞争中丧失自信,甚或抵御不住外界诱惑而致沉迷堕落的失败者。在选材立意时要以发散性思维去研究,尽量做到新人耳目。
  
  〈三〉
  
  当我们抓起泥巴抛向别人时,首先弄脏的是我们自己的手;当我们拿着鲜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淡不了的是玫瑰的色彩,逝不去的是对别人的关怀,留得下的是你手里的余香。
  我们常常为“是先‘我为人人’,还是先‘人人为我’”而争论不休。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为别人”由来已久。从远古的精卫填海到大禹治水,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新时期由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等身上体现出的“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请以“为别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所写文章必须在所给的话题范围之内。
  提 示:
  其实,“为别人”很简单,不必刻意地表现。也许不经意的一句温馨的话语,让人热泪盈眶;一抹甜蜜的微笑,让人忘了伤痛。关键是你要有一颗善待他人的心。
  但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为别人想了多少?又做了多少?人们往往看重自己,忽视别人。“为别人”就是教我们学会如何做人。
  
  〈四〉
  
  为什么每天都有许多人在看世界地图,而只有魏格纳得出了大陆漂移说?有些人几乎天天见到猫晒太阳,可为什么只有斐塞司一人发现了日光疗法?可能我们都认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比别人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其实在很多时候,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能比别人多想一步。科学发现如此,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又何尝不如此呢?
  请以“多想一步”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可记叙经历,可发表议论,也可编述故事,也可抒发情感,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提 示:
  “其实在很多时候,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能比别人多想一步。”提示语揭开了获取成功的神秘面纱,给予我们这样的暗示: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能帮助你走上成功之路!“科学发现如此,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句话就是希望我们把视野更多地投向生活之中,有利于打开写作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