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我看苏轼笑李渤

作者:邓 娇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道:“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也。”李渤真的可笑吗?我以为未必。
  文中记载:“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当时苏轼“送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有机会得访石钟山:“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可见苏轼是重视实践的。关于石钟山的得名有三种说法:一是用槌敲打山石,其声如钟;二是溶洞“与山水相吞吐”发出的声音如钟。这是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的说法。三是山体形状如钟。这是明清时有些人的说法。而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还没有定论。细想一下,苏轼固然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不一定就要“笑李渤”,试想,如果没有李渤“访其遗踪”,作者也不会知道“山上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敢问作者不是看到关于石钟山的记载才去追访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吗?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模糊到清晰,郦道元和李渤也正是这个过程中的行动者,实践者。没有他们留下的经验总结,作者也就不会获得真知。
  由此看来,苏轼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反之,我们应该更加尊敬李渤。
  作者系湖北恩施市第二中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