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行动中体验语文的快乐

作者:吴德润 刘日良




  刘:德润同学,我知道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些习作,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向杂志报刊投稿的?是什么促使你有这样的想法呢?
  吴:上初中以后才开始的。起初是见别人在上面登了文章,觉得那是挺光荣的,所以就学着做了。后来渐渐感觉到,写作投稿是件有意义的事,对语文学习特别是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也就喜欢上了。
  刘:很多同学都害怕写作文,而你对此却有这么大的兴趣?你能说说你在这方面的心得体会吗?
  吴:记得刚开始练笔的时候,也觉得写作挺乏味的,脑子里干得像一口枯井,就那干巴巴的几句,写起来没人家的味。但想到要是能够在杂志上印出来,那多有意思,于是就硬着头皮坚持下来了。慢慢的,视野开阔起来了,脑子也活跃起来。后来每次听老师把自己的作文当范文在班里朗读,便感到莫大的幸福,自然也就越写越起劲了。
  刘:兴趣让你无论多难都坚持下来,而坚持又让你获得更大的兴趣甚至是“幸福”,可以这样说吗?
  吴:是的,所以现在我觉得写好作文并不难,难的是在作文苦恼之际能坚持到底。我想平时多练笔,无论多忙都记些日常见闻写些心得感悟,养成习惯,这样手里的笔杆子就会越来越听你的使唤。
  刘:这对害怕作文的同学倒是个好的建议。那么,你怎么看写作与阅读的关系?
  吴: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自然是极其密切的了。作文来源于生活,我觉得阅读正是连接作文与生活的桥梁。人们对生活的情感是极其丰富的,但又有多少人将它形象生动地化成文字而不变味的呢?如何解决?阅读是关键。生活积淀体验,而阅读可以升华体验。可以说,没有经过阅读积累,再丰富的情感也不过成了一棵长不出叶子的树。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把阅读重视起来。我习惯在每次睡前拿本书仔细阅读,即使一点点也觉得充实,当然有时兴趣一来睡觉就得让父母催了。我的阅读范围广,小说、散文、科技小品……几乎没有不让我心动的书。读得多了,源头活水不断,写起作文来自然得心应手。
  刘:能这样快乐地读着,真的让人很羡慕。你在多次的语文阅读竞赛中均获得了好成绩,你能把自己的诀窍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吗?
  吴:其实也没有什么窍门,主要是平时读书“多一分钟”去思考。勤于质疑,勤于探究,便能更贴近作者写作的初衷,问题也就分析地更透彻了。如果真要说窍门,兴趣来了、良好的习惯养成了,那就成窍门了。
  刘:除了兴趣、习惯,你觉得语文学习中还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吴:真要学好语文,所应具备的素质是很多的。我觉得语文学习的良好心理品质也至关重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归结起来,我认为就是——决心、恒心、还有虚心。
  刘:在你的语文品质形成的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吴: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阅读竞赛。当初自己状态不怎么好,对这次竞赛不加重视,结果在学校的预选赛中败得一塌糊涂,至今都觉得惭愧。但是学校考虑到我的语文功底不错,破例让我去参加县里的复赛。那滋味,可真不好受,就觉得自己像蔫了的草,硬是让人家给扶起来的。而老师对我的关心与期望,是我不能辜负的。在强烈的羞涩与沉重的责任之中,我暗下决心挺了过来。复赛终于不负众望,成绩高居榜首,得了一等奖,我又一次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是这次教训让我认识到,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于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年来说是多么重要的财富。我的语文学习品质就是伴随着这样的经历而逐渐成熟起来的。
  刘:经历让你丰富,挫折令你成熟。目前,初中毕业了,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体验,你会怎么说?
  吴:学习语文,只有让自己爱上她,才能走得更远;爱上语文,只有让行动跟上她,才会有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