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三点导读

作者:张爱武




  美点赏析
  本文对当今社会中许多人对幸福的庸俗理解作了深刻剖析,阐发了自己对幸福的独特感受。结构清晰,逻辑性强。首段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指出千百年来古今中外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后例举三个实例,初步论证了三个观点:幸福不一定在于有钱享受、功成名就和位尊权重。作者再进一步联系现实,简笔勾勒了现代社会中众多的用金钱购买“幸福”的现象和为了“赚钱”而争先恐后跳入“水”中的独特“风景”,读者能很容易地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人和事。在此,作者明确指出,欲望的恶性膨胀,精神家园的失落,绝不能带给我们幸福,“人的幸福往往离不开对合理的生活需求的满足,但人生的幸福,决不仅仅局限于要有充裕的生活条件。”接下来,作者引颜回、刘禹锡、宋濂等人的事例进行正面例证,自然引出自己对幸福的感受和理解: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意识。最后得出结论,“幸福是精神的充实,心灵的宁静,灵魂的坦荡”。
  语言上,不仅有“幸福不仅在于物质的丰裕,幸福更在于精神的追求与心灵的充实”,“幸福是精神的充实,心灵的宁静,灵魂的坦荡”这类富含哲理韵味的警策之语,也有像“郁郁寡欢”、“寂寞死去”、“以一只丝袜结束了生命,撒手西去”、“柔风拂面的惬意”、“远处掠过湖面传来的小夜曲”等这类生动传神、富有美感的形象之句;不仅有作者优秀的思维品质和优美文辞所熔铸的典雅之美,又有排比反复抒情联想等多种技法巧妙结合所产生的雄浑之气。正是语言上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全文说理清晰,议论透辟,既表现出深刻的哲理性,经得起逻辑上的推敲,又传达出浓厚的抒情味,富有美感,耐人咀嚼。
  
  难点指津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如此。人的心其实是很容易满足又很不容易满足的。幸福和快乐,随着心境的突转,会闪电般到来又会闪电般离去。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其实是一种心态,一种感觉。若能崇尚精神的充实,追求心灵的宁静,保持灵魂的坦荡,拥有气度的从容,或许能保持幸福快乐。作者为我们廓清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对幸福的种种误解,对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这样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用自己对人生的真切体验和感受,令人信服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给人以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这正是这篇文章的思想价值所在。在阐释什么是幸福时,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而是运用形象化的手法,化虚为实,化理为象,变抽象为具体,使文章文采飞扬,气韵生动。“一杯淡水,一壶清茶”、“一朵鲜花,一片绿叶”、“一间陋室,一卷书册”,可以品味出幸福的滋味;“柔风拂面”、“玫瑰盛开”、“远处掠过湖面传来的小夜曲”,可以传达出幸福的感觉。这些地方,阅读时须细加体味。
  
  考点训练
  1、阅读全文,看看作者对“幸福是什么”这一问题给出了怎样的答案。你同意作者的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2、本文第7段进行例证时,一句一例,很有特点。请体会这种引例的特点及好处。
  3、以“理解”“宽容”“信任”等词做开头,仿写例句。
  例: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意识,是柔风拂面的惬意,是玫瑰盛开的芳香,是远处掠过湖面传来的小夜曲。
  
  附:参考答案
  1、参考“导读”。
  2、略。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