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三)

作者:吴婷婷




  
  诸葛孔明这位光芒万丈的圣贤,他的英名几乎成为智慧的代名词,他一生为蜀汉的兴盛而奔波劳碌,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演绎着生命的精彩。于是,后世才子把他写进史书,为他歌功颂德,让他留名青史。然而,当我们满目仰慕去看待他那闪烁着灼灼光华的生命时,当我们被史书上大段的颂词感动时,我们是否想过他那悲剧英雄的一面和那悲剧后隐藏着的无奈的人生和扭曲的生命。
  诸葛先生本是南阳一耕夫,在那风光旖旎的山水田园中,他本可以修身养性,怡然自得,过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悠然生活。然而,他那洞悉天下大略的才气引来了一代英雄刘备。于是,刘备慕名往谒,三往卧龙岗,三顾茅庐,最终,不慕于官,不羡于俗的诸葛亮感恩戴德,羽扇纶巾,峨冠博带,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毅然出山了,随刘备奔波劳碌,征战颠沛。他“一烧博望坡,二烧新野,三烧赤壁,”三把火烧出刘备立足的根基,也烧出他为人臣的命运,于是一个四处奔波逃亡的刘使君经诸葛亮呕心沥血的奋斗,终于成就了霸业。可是此后,君臣之间的隔膜就产生了。关羽死后,刘备不听诸葛亮的苦劝,任性出兵江东而导致 亭惨败。面对残局,哪个臣子都暗地里责怪刘备,惟独他为表忠心而一言不发,只是深信“法正若在不会有今日之败。”于是,身为人臣的他只得压抑着自己的灵魂,禁锢着自己的个性。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让他尝尽酸苦的滋味。在众人眼里刘禅确实昏庸无能,不能做主继位。然而,甘为人臣的诸葛亮为了先帝的遗愿,为了蜀汉的兴盛,为了那缥缈的复国之志,六出祁山,六次北伐,他运用“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的战略决策,带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忠烈之心,智退八方来敌,以稳定在风雨中飘摇的蜀国。然而,最终老奸巨滑的司马懿让心力交瘁的他在无奈,悲哀中倒下了,以致于病死五丈原,蜀国黎民百姓为之恸哭。
  诸葛先生一生信守君臣之道,他的一颗对君王的赤诚、忠烈之心,被皇权紧紧地束缚住了,致使他丧失独立的自我,丧失独立的人格,丧失独立的个性,成为封建专制的附庸工具。于是他的一切行动都只能流于对这种文化的维护,而不可能尽情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一个不能展现自我个性的人,他的人生必是悲剧的人生。于是,在他英雄一面的背后我又看到了他身为人臣的忠诚所透露的茫然、无助、悲哀、无奈……最终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惨结局,成为千古遗憾。
  
  学校:安徽枞阳县白云中学导师:史成法
  
  裁判亮分
  高 玉
  
   贾敏和黄诗敏的作文都是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叙说自己没有个性的种种表现,似乎说明了这样一个观点,在一个人人都追求个性的时代,拒绝个性,甘于平常也应该是多元世界中的一元,也应被理解和尊重,文风朴实、自然。相比之下,黄诗敏的作文笔调更为活跃。吴婷婷的作文则“反写”历史,将我们都认为是最有个性的诸葛亮解读为“没有个性的人”,思维活跃、议论大胆,但也略显偏颇。据此,给黄诗敏95分,贾敏92分,吴婷婷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