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杨修之死辨说

作者:张庆民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杨修之死》一文,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叙写了“恃才放旷”的杨修漏泄言教,“数犯曹操之忌”,为曹操所杀。《三国演义》称杨修“死年三十四岁”,并借后人之诗“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道出杨修被诛原因。然《三国演义》的上述说法,实与历史事实存在着距离。《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我们不能用生活的真实来要求它,但还原历史真相,对于我们正确解读《杨修之死》不无益处。
  《三国演义》所叙杨修事迹,主要采自《三国志·陈思王传》(及裴松之注引《世语》《曲略》)、《后汉书·杨修传》(及李贤等注引《典略》《续汉书》)、《世说新语》等。杨修被诛,在建安二十四年(219)秋,《三国演义》称杨修死时三十四岁,这与一些文献的记载不合。《后汉书·杨修传》李贤等注引《续汉书》记载杨修被诛时已经四十五岁。据《三国志·陈思王传》注引《曲略》载:“杨修字德祖……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注又引《世语》载:“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据此可知杨修为曹操主簿时二十五岁。而据《世说新语·捷悟》载:“魏武征袁本初,治装,余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众云并不堪用,正令烧除。太祖思所以用之,谓可为竹裨楯,而未显其言。驰使问主簿杨德祖。应声答之,与帝心同。众伏其辩悟。”曹操征袁绍,在建安四年(199),以此年杨修二十五岁计,至建安二十四年正是四十五岁。所以,《三国演义》称杨修被诛时三十四岁,并非史实。
  杨修被诛的原因,也非如《三国演义》所说“身死因才误”那样简单。所谓“因才误”,只是表面现象。杨修被诛,实涉及两大问题:一是外部问题,即曹操与当时士大夫之间的矛盾;二是内部问题,即立嗣问题,杨修深陷曹丕、曹植之间的斗争漩涡。这两重原因,导致杨修最终必然被诛。
  杨修在当时身份很特殊,因为他是太尉杨彪之子,而杨氏乃是东汉名族。据《后汉书·杨震传》,杨震明经博览,当时号称关西孔子,历任司徒、太尉等;杨震之子杨秉,位至太尉;杨秉之子杨赐,历任司空、司徒、太尉;杨赐之子杨彪,历任司空、司徒、太尉。所以《后汉书·杨彪传》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云。”范哗也盛赞:“杨氏载德,仍世柱国。”这些都可以显出杨修家世之特殊。陈寅恪先生曾经指出:“东汉中晚之世,其统治阶级可分为两类人群。一为内廷之阉宦,一为外廷之士大夫。阉宦之出身大抵为非儒家之寒族……主要之士大夫,其出身则大抵为地方豪族,或问以小族,然绝大多数则为儒家之信徒也。”陈先生之说,自是不易之论。按陈先生之论,曹操实内廷阉宦之代表,而袁氏、杨氏乃外廷士大夫之重要代表。受儒家思想哺育的士大夫,本是瞧不起阉宦之流的,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中常侍,乃宦官,所以袁绍称曹操是“赘阉遗丑”。袁绍的看法,当然不是个别的,实代表了当时很多士大夫的态度。也正因此,曹操与外廷士大夫之间的斗争,是残酷而复杂的。据《后汉书·杨彪传》载,建安元年(196),天子新迁,大会公卿,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上殿见杨彪颜色不悦,恐杨彪于此图己,于是托疾如厕,趁机返还自己的军营。这件小事透露出杨彪与曹操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所以,建安二年(197),袁术据寿春,僭称帝号,曹操借口杨彪与袁术有亲戚关系,诬陷杨彪下狱;孔融以不仕相威胁,迫使曹操最终释放了杨彪。此事在当时反响很大。据《后汉书·袁绍传》载,建安五年(200),袁绍攻曹操,先列举曹操罪状,其中称:“故太尉杨彪,历典二司,元纲极位。操因睚眦,被以非罪,蒡楚并兼,五毒俱至,触情放慝,不顾宪章。”陈寅恪指出:“本来汉末士大夫阶级之代表人袁绍,其凭藉深厚,远过于阉宦阶级之代表人曹操,而官渡一战,曹氏胜,袁氏败。于是当时士大夫阶级乃不得不隐忍屈辱,暂与曹氏合作……”但杨彪在袁绍失败后依然表现出强硬态度,不与曹操合作,这种态度,自然会触怒曹操。杨氏、袁氏都是名门望族,袁绍败于官渡,袁绍之子袁谭、袁尚又自相攻杀,袁氏遂败,而杨氏独显。因而,此时杨氏一举一动,都对外廷士大夫产生直接影响。杨彪不与曹操合作,曹操必然拿杨氏开刀,以震慑士大夫群体。所以,即使没有漏泄言教之事,曹操也会以其他理由诛杀杨修,正如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以破坏名教的罪名诛杀孔融一样。
  曹操诛杀杨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杨修深陷曹丕与曹植争立的斗争漩涡。据《三国志·陈思王传》载,曹植因为才华横溢,曹操“甚异之”,“几为太子者数矣”。杨修、丁仪、丁虞都是曹植羽翼。据《世语》载:“修……与丁仪兄弟,皆欲以植为嗣。……每当就植,虑事有阙,忖度太祖意,豫作答教十余条,敕门下,教出以次答。教裁出,答已入,太祖怪其捷,推问始泄。太祖遣太子及植各出邺城一门,密敕门不得出,以观其所为。太子至门,不得出而还。修先诫植:‘若门不出侯,侯受王命。可斩守者。’植从之。”可见杨修的确为曹植筹谋了不少事情。但是,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而曹丕则善耍权术,且矫情自饰,再加上“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所以较量的结果以曹植失败而告终。曹丕于建安十六年(211)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217)立为魏太子,立嗣斗争终于尘埃落地。杨修当然明白曹植争立失败给自己带来的后果,但此时他似乎已经没有回旋、抽身的余地。《曲略》称:“植后以骄纵见疏,而植故连缀修不止,修亦不敢自绝。”看来此时杨修即使想远离、摆脱曹植也不能够,事态至此,杨修已全无退路。
  杨修本人也认为,他的被诛实与曹植有直接关系。《曲略》载:“修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杨修死后百余日而曹操薨、曹丕立。曹操在死前诛杀杨修,意图其实很明显:他不愿为曹丕留下内斗的祸根,所以在死前不久剪除曹植羽翼,从而为曹丕时代的到来扫清障碍。对此,《典略》称:“武帝虑修多谲。恐终为祸乱,又以袁氏之甥,遂因事诛之。”道出曹操诛杀杨修的重要原因。其实,所谓杨修乃“袁氏之甥”,不过是托词而已,因为袁术早在建安四年(199)就因粮尽众散,愤慨结病,呕血而死;袁术的儿子袁曜,也早已逃至东吴,并不能对曹氏集团构成威胁。曹丕即王位后,乃“诛丁仪、丁虞并其男口”,可见卷入立嗣问题的丁氏兄弟,最终也难逃劫难。
  因此,曹操诛杨修,可谓一箭双雕,一方面是弹压外廷那些不愿意与自己合作的士大夫,一方面是为曹丕即位扫清障碍。曹操诛杨修,对杨氏及外廷士大夫的打击是很大的。《后汉书·杨彪传》载:“后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日:‘愧无日碑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日磾,即金日磾,本为匈奴休屠王太子,没入官,后为汉武帝信爱;日碑有二子,也为武帝所爱,为帝弄儿;其后长子渐大,自殿下与宫人戏,日碑恶其淫乱,遂杀之。杨彪对曹操所问,表面上似是自责“无日碑先见之明”,实隐含着对曹操残忍暴行的指责,所以曹操听后为之“改容”。杨修被诛时杨彪已七十八岁,但杨彪并没有因为杨修被诛而改变自己的政治立场。延康元年(220),曹丕废汉称帝建魏,《后汉书·杨彪传》载:“及魏文帝受禅,欲以彪为太尉,先遣使示旨。彪辞曰:‘彪各汉三公,遭世倾乱,不能有所补益。耄年被病,岂可赞惟新之朝?’遂固辞。”而曹丕新立,依然想利用杨氏在当时的政治影响力,所以尽管杨彪辞不就任,曹丕还是授杨彪光禄大夫,赐几杖衣袍。
  所以,曹操诛杀杨修,非如《三国演义》所说“身死因才误”那样简单。曹操其实是很爱才的,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10)发布求贤令,公开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建安十九年(214),曹操发布“取士勿废偏短令”,强调“士有偏短,庸可废乎”;建安二十二年(217),曹操发布“举贤勿拘品行令”,公然提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也可以委以重任。这些足见其求贤之迫切、之真诚。但是,倘若才不能为己所用,甚至对自己的统治、利益构成威胁,曹操就会毫不留情地诛杀,他杀孔融、诛杨修都属于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