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香港中学新诗教学的跨学科学习
作者:吴凤平 刘彩祥
一、现象图示学理论简释
“现象图式学”(Phenomenography)的学习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瑞典歌德堡大学的学者建构出来的。它主要描述及分析人类对现象和周遭事物的体验和理解,目的是了解人们对同一现象的不同感知。这些不同的感知特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学生的学习存在差异,并进一步研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至20世纪90年代,有关研究认为,从现象中产生某种感知或体验,学习者必须经历以下三个环节:
审辨(discemment):任何一种经验都意味着将事物的某些重要方面从整体环境中突显出来。
变易(variation):要能够在知觉上突显这些重要方面,就必须经历这些方面的变化和异同。
共时性(simultaneity):要经历事物的转变和异同,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学习者必须同时留意两个或更多的相关经验,并将它们联系起来。
因此,学习取决于审辨,审辨又取决于变易与共时性。要审辨一个关键特征,人必须经历这个方面的变易。例如,要审辨“甜”这种味道。人必须在以往不同的时候经验过其他与“甜”味不同的味道,如苦味、咸味等。假如世上所有事物都是甜的,我们根本就不会有“味觉”这个概念,但当我们于同一时间一同关注各种不同的味觉时,我们就能审辨“味觉”这个概念。这样,“味觉”这个概念就发展出各样的变易范畴,苦味、咸味就是这些变易的例子。
根据这个学习理论,学习就是人因为对周遭某一事物的经验有了改变而对该事物产生新领会。学习的主体可以是一个实体、一个概念、一种态度或一些有待发掘的素质。因为我们无法在同一时间集中于物体的所有部分,所以某些方面会受到关注,而其他部分则会后退为背景而被视为当然的道理。我们对事物的经验取决于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以及我们同一时间能审辨的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更进一步剖析,我们对事物的体验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相关层面,一个是结构组织层面。以结构组织层面的方式去体验某一事物包括一个外在的领域(即从场景中作整体的审辨),也包括一个内在的领域(即对于不同部分的审辨以及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审辨),这两个部分并非互不相干,而是相辅相成的。
比如,为了看到树林中的鹿,我们必须将其轮廓从树林中审辨出来。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必须看到它的局部,如眼、鼻等部分以及这些部分如何与整体结成关系。一旦整体(鹿的轮廓)从场景(树林)中审辨出来,局部(如眼、鼻)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的关系就变得很清楚了。另一方面,一旦局部(如眼)被审辨出来,它与其他局部(如鼻、耳)的关系、与整体的关系(整个鹿的轮廓)都会立刻变清晰。
以上现象图示学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变易学习理论在2000年由吴凤平博士等介绍应用到中国语文学科的相关研究领域,在《小学中国语文科的课堂分析研究——现象图示学的应用与实践》一文中,吴凤平博士等利用这一理论详细分析了在小学三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呈现出来的变易特征,具体从课堂结构、教学内容、教学行为、课堂互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等不同层面,揭示了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如何处理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现象图示学及变易学习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学科教学与学习研究领域采用,下面尝试运用这一理论探究和分析香港一所中学的新诗教学实践。
二、新诗教学的重点
香港中国语文课程改革为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冲击,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于《学会学习》咨询文件中提出语文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自学语文和创新思考能力”,同时“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性情;培养品德及对社群的责任感”。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新诗教学最能达成上述目标。
不可否认,对于教师及学生,新诗教学绝不容易掌握;但从另一角度看,只要理解新诗教学的理论基础,新诗教学确实能带领老师及学生走向新的出路。
新诗教学应该着重两个层面:听的方面,朗读教学应该是学习中国语文必需的教学手段;写的方面,教学应该在帮助学生掌握新诗的格律、音节和节奏感上下工夫。
课堂教学要先从听说入手,进入实践期的时候,学生从朗诵知道诗歌的音节,音节的不同部署造成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节奏便衍生出不同的气氛。我们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子到达创作的阶段,而要有一个过渡,这个过渡就是仿写,然后由仿写到创作。
除了课堂学习,拓展语文课程以外跨学科学习的新课程则是一个大胆而颇有价值的尝试。
以下是一所实验学校四年来不同发展阶段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过程。
(一)单元教学——开发新诗校本课程
实验学校是香港真光中学,他们对于推动校园文学一向不遗余力。2002年是一个探索阶段,为了配合政府颁布的咨询文件,中学中国语文科转换了新课程,从以往的范文教学改变为单元教学。在开始时,老师们经历了很多思想上的转变,他们由最初的忽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品德情意、思维和创新能力等,逐渐过渡到希望接受一些新的教学法,尽量配合单元教学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想象能力。
因为当时还没有教科书,他们便自行准备教学内容和材料。以一个初二的单元设计为例,本单元的大致结构如下:
◆引入主题:林焕彰的《妈妈真好》。
◆朗读教学:从朗读掌握形式和格律——冰心的《纸船——寄母亲》。
◆巩固所学:先理解后仿作——杨慧思(执教老师)自创诗歌《爱的力量》。
◆组织比赛,鼓励创作新诗。
这样一个诗歌教学单元的设计,其实包含着复杂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行为。也就是要先思考,我想让学生学习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几首诗歌而不是其他作品。
其次,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把焦点集中在这些学习行为和学习内容上,不可偏离所确定的教学重点。
第三,教师一方面要分析教学环境及学习活动,另一方面要判断教学上哪些是学习内容的关键特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