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开发科学有效的语文知识体系

作者:荣维东

程序性知识长期滞留在应试训练范畴以及一些优秀语文教师课程实践经验的层面。它们要么因为“名不正言不顺”而不便推广,要么因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成为少数优秀教师的“缄默知识”,没法推广。而策略性知识几乎付之阙如,还没有引起语文教育专家和学者们的重视。
  
  
  由此可见,我们的语文知识大多属于术语概念,顶多算有一些已经陈旧的陈述性知识而已。在习惯应试的教师那里有不少经验性的应付阅读理解考题和考场作文的程序性知识,还有大量的非法的或者地下的应试知识。目前这些语文知识是语文教育界教师知识的主体。可这些知识要么处于教辅材料之中,要么沦为教师们应付考试的独门秘籍,不轻易示人(其实是不敢示人,因为这些知识名不正言不顺)。可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知识有没有呢?这就比较少了。纵使有,比如关于阅读的知识,中国历朝历代就总结了不少,可是目前这些被看做封建落后的东西,没人重视。比如中国传统的批注式阅读法就和国外一些先进科学的阅读策略极其相似。
  
  四、呼唤切实可用的语文课程知识
  
  目前我国语文学科课程知识根基尚未建立,再加上语文课程性质、目的、任务、教材、教法、评价的混乱迷局没有破解,语文教育正呈现出一种玄虚化、反科学、去知识的倾向。然而,当我们研究国外语文课程知识状况后发现: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母语课程开发上已经逐渐形成比较科学严谨的知识体系。因而,吸收学术界的新成果,引进介绍国外先进的、科学的语文知识,来充实、更新、改造我国目前陈旧的语文知识体系,是一件迫在眉睫而且切实可行的事。它将对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对教材编写、教法改进、考试评价以及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要把古今中外语文课程有效知识的引进、整理和开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实施。一是我国传统的以及过去教材中的有效知识要继承;二是国外课程和教材中的有用知识要引进;三是一线教师手中一些零散的、经验的、缄默的,还没有进入我们自觉自为状态的语文知识要整理;四是文学、语用学、写作学、阅读学、文章学、演讲、传播学、文艺学、影视鉴赏等相关学科的有用知识要改造。经过这样的继承、引进、整理和改造,我国新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才会完善起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