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语文阅读能力的整合策略

作者:尹 炎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培养阅读能力,可尝试下面四个整合策略。
  
  一、开掘信息资源,进行内容整合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吸收更多的语文信息,从而占有大量有效的信息资源。要做到有效地吸收或输入信息,就必须开掘信息资源,形成信息网络,进行内容整合。
  首先,要精研教材。选为课文的文章,反映了作者生活的时代,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社会理想。因此,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注重情感体验,接受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弘扬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同时,还要指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知识(陈述知识),并转化为使用语言文字的基本技能(程序性知识),同时学习作者的构思方法(策略性知识)。这样,才能完成内容整合的第一步——课内学习。
  其次,扩大阅读领域。新课标建议:“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跨学科阅读,如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音乐、美术、哲学等,这些学科蕴涵着大量丰富具体的语文知识,对开拓学生视野,使其知识储备呈现多元化特色很有帮助。
  再次,要善用文化语境。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报刊、书籍,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文学、科技、民族文化等领域,使他们的知识能力系统形成长、宽、高的立体特点。
  
  二、体现持之以恒,进行时间整合
  
  语文学习内容浩繁博大,决定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因此,在阅读时间的安排上要进行自主性、生成性与开放性的整合。
  就自主性而言,要充分利用课内选文,指导学生自主搜寻、选择、吸纳知识营养,充实自己;要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生成性而言,师生要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话、互动,对学习内容进行创生,而不是仅局限于内容的把握、形式的了解、词句的运用。要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质疑、探究、反思,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就开放性而言,不能把阅读能力的培养仅仅局限于课内,而应向课前、课后、课外延伸,做到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指定篇目与自选篇目相结合、一般了解与深入探究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三、根据不同目的,进行角度整合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进行整合:
  1.积累性阅读。以积累感性语言材料和自然、社会知识为基本目标。
  2.理解性阅读。以弄懂作品词语、句子、篇章、写作方法、思想内容和社会价值等为目的。
  3.比较阅读。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借助比较的思维过程进行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
  4.探究性阅读。阅读时,不迷信书本,边读边思考,深入探讨,细究精研,以求探根究底。
  5.批判性阅读。既有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肯定、阐释与补充,也有对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否定、反驳与匡正,但重在反面评判。
  
  四、突出训练效果,进行策略整合
  
  教学策略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包括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就阅读教学而言,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尝试以下策略、方法。
  1.感受阅读乐趣
  这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心理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才能把阅读变成自主、能动的学习。教师既要善用新教材,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阅读课堂成为快乐的天地。
  2.丰富阅读活动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只有在阅读活动中才能学会阅读。教师可创设各种情境指导学生阅读,如编故事、当画家、当演员、当科学家、当诗人、当收藏家、当辩论家、当编辑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品味语言美,感受形象美,体会情感美,鉴赏意境美,追求创造美。
  3.学会多种读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包括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诵读等。学生精读时,可指导他们交叉阅读(两三种不同内容的材料交替阅读)、带问题研读(广采博取、搜寻各种资料)、比较阅读(取两种观点相近或相反的对比),最后达到清人唐彪所说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总之,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四种整合策略,其核心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综合性学习,打破课堂内外、学科内外、学校内外的界限,进行利于个性化的教学、有利于跨学科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