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2007年高考语文48例病句面面观

作者:姜有荣




  (45)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江西卷第5题A项)
  (46)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安徽卷第3题B项)
  (43)(44)(45)(46)句均有歧义,(43)句中,“十天”既可作补语,指“看”的天数;也可作定语,指“报纸”的份数。(44)句中,“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既可指“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也可指“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45)句中,“严禁”的对象既可仅指“在市区养犬”,也可指“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46)句中,“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既可指“江苏的整个地区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也可指“江苏的部分地区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六)不合逻辑
  (47)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重庆卷第4题D项)
  (48)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湖北卷第4题D项)
  (47)句中,“绝产”是“减产”中最严重的情况,并列不当,可将“和”改为“甚至”。(48)句中,“鱼、虾、甲鱼、牛蛙”都属于“水产品”,不应将包含关系的概念并列,可改为“鱼、虾、甲鱼、牛蛙等水产品”。
  
  三、指津篇
  
  今年的18套高考试卷可谓百花齐放,但连续四年分省自主命题以后,各套试卷之间形成了一种交融和趋同的态势。就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个考点而言,如下三个走势应引起关注:
  1.题型。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仍将为2008年高考的主流题型,综合修改题只会作为考查的补充方式。
  2.设计。考虑到对六种病句考查的覆盖面,题干设计倾向于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错例设计倾向于分类考查,几个选项各有侧重。
  3.热点。从近四年的高考试卷来看,结构性语病重现率较高。考虑到六种病句在媒体和生活中出现的频度和辨析的难度,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这四个热点在2008年高考中不会有大的调整。
  在准确把握上述走向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科学实施如下三条复习策略,以提高复习绩效。
  1.点面结合。对六种病句及其小类需逐一讲解和训练,做到面上兼顾;与此同时,强化四大热点,做到点上着力。只有做到了点面结合,才能使复习备考既不遗漏要点,又不偏离重心。
  2.精选例句。对例句的选择要坚持两个原则:(1)典型。病句的评判标准是“对不对”,而不是“好不好”。因此,在选择例句时,错例一定要典型,正确项的设计一定要规范,切不可似是而非,让考生在无谓的异议上劳思费神。在这一点上,高考题堪称范本,应充分运用和认真参照。(2)鲜活。例句要有时代气息,既能与高考有机对接,又能激发学生答题的内驱力。
  3.用足例句。对精选出来的例句要坚持“辨(感性)?摇—析(理性)—改(操作)”三步走战略:辨就是能从结构性和语义性两个层面辨别正误;析就是能分析错例属于六种病句中的哪一类;改就是能将错例修改正确,这一点虽然不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但它非常有助于考生在正误的比照中加深对各种病句类型的理解。通过三步走战略,精耕细作,务求辨得准、析得清、改得正,从而真正做到精选精练,以一当十。只有这样,才能跳出题海战术,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实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