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与苏东坡一同“泛舟”
作者:刘占泉
请看这个教学细节:朗读之前,许老师问学生第一段该怎么读。许老师循循善诱,启发同学们进入那只江上扁舟去玩赏揣摩,从朦胧体会到静谧,从静谧体会到清风徐来、白露横江、月色清澄的秋夜美景。他披露自己的感受:“老师觉得月亮写得特别生动,‘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小船上的人正吟诵着关于明月的诗歌,月亮似乎听到了,过了一会儿,就悄悄地从东山之上升起来,而且在斗牛之间徘徊,大家觉得这月亮怎么样?(生答‘很多情’)……要是我们朗读时激昂一下,估计那月亮就吓跑了。”最后,顺势指明:“看来这一段咱们的确要读得舒缓、深情,大家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体味那静谧、朦胧的意境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感觉。”由朗读,悄悄转向参悟文字里的情怀,教学逐步深化了。
还有一个教学细节,也值得玩味:分辨了客人与苏子的心态之后,许老师忽然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在这两段中,似乎客人很悲观,而主人却很旷达?那么是不是说,这悲观只属于客人,而苏子只有旷达呢?”学生似乎心有所感,却未能结合作品的深层内蕴阐释清楚。老师便适时道破底里——作者借客人的叙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观,“主客问答反映的是苏子本人在痛苦无奈中挣扎与超脱的过程”。后面,与这层意思相呼应的一个教学环节是:许老师别出心裁,采用删改与对照的办法,进一步引导学生体味、估量那只扁舟载着的深深愁怀:
师:……那咱们看看“客之悲情”这一部分。它太悲观了,太消极了,不行,我们得把它删去。在“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后紧接着写“苏子叹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大家看,这样总可以吧?
生:我觉得“客之悲情”是万万不能删的。……这个“客之悲情”不仅是客人的感情,也表达了苏轼自己的悲伤。
师:这反映了他内心悲观的一面。
生:对,实际上苏子是借客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师:就是说,这样一来,苏子内心世界会展现得更全面、更真实,而后面理性的升华会更有基础。
生:对,是这样的。
就这样,许老师循着他认定的解读思路,和学生一起浮沉在苏子“泛舟”的情境里,共历那一次情感与思想的起伏碰撞,应该说具有对话的特质和个性。这堂文学鉴赏课,在努力复原作者心态原貌方面,在穿越历史时空而体会原作意蕴方面,乃至在引导学生说出自己鉴赏的独特体验方面,都留下了探究的痕迹。
苏东坡这篇黄州时期的代表作,思想情怀深邃而邈远,在内涵要义的探索和评说上,掌握好深浅、宽窄的分寸,绝非易事。(二十多年前,我教高中文科班,曾经有过一次难忘的教学经历。记得当时在壁报上贴出“求贤榜”,和同学们笔谈赤壁舟中“主客论辩”的哲学思辨要义,深感其体悟的难度之大。)此课尚有可推敲的地方。比如这一条解释:“似乎苏轼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我们如何来延续自己的生命,如何克服生命短暂的忧虑呢?可以创造一种永恒的价值,当我们创造了某种永恒的价值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可以得到一种延续。这样看来,长江无须羡慕,天地也无须羡慕。”虽然是从原文里生发出来的阅读感受,可毕竟属于个人的推演,距离作品原意稍稍远了一些,是不是略有过度阐释的嫌疑?这还要再静心斟酌。
由此,我想到经典文本阅读与鉴赏教学的一个难题,即孤零零地选取某一篇名作来学习,教学的视角比较狭窄,可直接比照与参证的材料太少,很难窥见一种较为开阔、丰富、参差灵动的境界,阻碍了鉴赏教学的从容延展。我粗略检索了一下,可用于高中鉴赏教学的黄州苏作,当在一二十篇,包括诗、词、赋、笔记小品和书札等。若从中精心筛选一批,编制成一组,各篇之间安置呼应联络的教学线索,如此对待经典,则更多一些自学为主、探究为魂、文质兼顾的改革风貌吧。这当然与教科书的编写路数有关,现在这个编法,是值得质疑的。
退一步讲,即便基本遵从目前的教学格局,也可以适当提高整合的力度。比如,教这一课,不妨引入《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一旦打开这扇比照与参证的门,教学设计思路自然呈现出另一番气象了。其中可供探究的有趣的问题很多,教学不可能全面涉及,但精心梳理出苏子贬至黄州前后的文学之旅(也是思想之旅)的基本轨迹,连缀上一颗颗诗文的珍珠,“泛舟”的精神区域、文学区域和语文教学区域会更开阔。语文学习本身的积淀、内化、提升自然也包含在里边了,效果可能更好。
如此栽种精神的、文学的、语文的种子,将会产生长远的教育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