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触龙说赵太后》疑难词语解析

作者:刘精盛




  一、“自恕”
  
  对“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中的“窃自恕”,有的中学教科书和教参注为:“私下原谅自己。”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对它的解释与此相似:“自己原谅自己。”这种注释令人费解。
  古者晚辈见长辈、臣见君要行趋礼。触龙腿有病,故“入而徐趋,至而自谢”,“谢”就是道歉,他要道歉的是由于身体有病不能快走以行趋礼,其实是说明自己并非存心怠慢,不是真正有过错。如果有过错,怎能在太后面前自己原谅自己呢?更何况,如此解释,与下句“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又有何关联呢?
  笔者以为“恕”应当解为“忖度”。
  孔子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恕道的精神,它要求以己度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论语·里仁》记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曾子出,门人问:“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刘宝楠《正义》引皇侃《疏》:“恕谓忖己以度于人也。”“恕”“忖”“度”“量”为同义词,浑言无别。《楚辞·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中,“恕己”与“量人”相对为文,“恕”亦“量”也。《中庸》“忠恕违道不远”,孔颖达《疏》:“恕,忖也。”
  文中触龙为说服太后,先不正面交锋,以免置自己于太后的对立面。他先与太后寒暄,寒暄时以己度人,将心比心,使太后打消了敌意,由怒气冲冲到脸色和缓到“笑”,不知不觉地进入他要讽谏的话题。太后毫无抵触地改变了初衷,触龙甚至没有说出“太后应该让长安君到齐国去当人质”之类的话,这是何等高明的技巧,然而仔细想来,又无非是以情动人,以利害服人。假使触龙先喋喋不休地数说太后不使长安君有功于赵的危害,太后在气头上,未必从谏。所以,从进谏的技巧上讲,妙在一个“恕”字。由己想到太后,在太后面前为幼子请求职位,体现自己对孩子的关爱,惹得太后情不自禁地问:“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很巧妙地把话题转到太后对女儿燕后和幼子长安君的宠爱有厚薄之分的比较上。触龙认为太后对长安君的爱不如对燕后的爱,而太后自以为对长安君的爱远胜于对燕后的爱。于是二说矛盾,很自然地触龙提出父母爱子的原则是“为之计深远也”,给了太后一个满意的解释。触龙进入实质性的话题正是利用人们往往容易推己及人的心理,从而把握话语的主动权。看似不着痕迹,信手拈来,实则老谋深算,早已成竹在胸。
  
  二、“少益”
  
  对“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有的教参注:“少,稍。益,渐渐”,翻译“少益耆食”为“稍微增加食欲”。
  笔者认为,“益”解为“渐渐”是对的,但在译文中,“益”又翻译为“增加”,作动词理解,却是错误的。
  这里,把“少益”理解为同义连文是最自然的。同义连文是古文中的常见现象,《触龙说赵太后》中还有“爱怜”一词,也是同义连文。同义连文的意义在于,它比单音节词意义明确,因为随着语音的变化,有些词变得读音相同或相近;随着语义的发展,词往往由单一词义到义项多样化。单音节词的同音现象,容易使听者把一个词听成另一个词;单音节词的多义现象,容易使听者理解上产生偏差。同义连文则有助于减少这种现象。在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过程中,古人最初常用这种形式,但由于词古义的消失,后人或一时不察,或昧于古义,对同义连文的词语多有误解,分为二义。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就指出了这种失误,如《荀子·王霸》“不敬旧法而好诈故”,杨倞注:“故,事变也”,王念孙说:“故亦诈也”。
  古汉语中,“少”也有“渐”义,如《汉书·戾太子据传》:“少壮,诏受公羊春秋”,颜师古注:“少壮者,言渐长大也”。又《汉书·匈奴传》:“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菟,肉食”,颜师古注:“少长言渐大”。所谓“少益耆食”就是说渐渐爱吃点东西了。“耆”同“嗜”,爱也;“食”,吃也,今人用“吃”字,古人用“食”字。
  
  三、“太后之色少解”
  
  对“太后之色少解”,有的教参翻译为“太后的怒色稍稍消解了一些”。
  这种翻译增“怒”字而解,不正确。
  句中的“少”若解为“稍稍”,前面当加“是时”二字,不加此二字,宜解为“渐渐”。“解”,懈也,和缓。《诗经·大雅·烝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说苑·立节》引《诗》作“懈”。《易解》“解,利西南”,陆德明《经典释文》:“音蟹。《序卦》云:缓也”。“色”,《说文·色部》:“色,颜气也”,颜气即脸色,俗话说“出门观天色,入门观脸色”,脸色反映了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即对眼前人的态度。这句话应翻译为“太后的脸色渐渐和缓”,不必增加“怒”字。
  在翻译古文时,除了把古人省略的主语、宾语等成分补上,或者由于古今语法不同,必须加字翻译等情况外,增字解经是大忌。增字解经一般是由于我们昧于词的古义,惑于今义,望文生训造成的。反过来说,如果古文不增字能讲通,训诂言之有据,并且翻译毫无勉强之感,当以不增字翻译为准,因为增字的解释有以今律古之嫌,往往是不可靠的,有悖于古人原意。
  
  四、“为之泣”的“为”
  
  “持其踵为之泣”中的“为”,有的教科书和教参仍然翻译为“为”。现代汉语的“为”字是介词,一般是“替”的意思,这样理解,这个“为”就与上文“为之计深远”的“为”没有区别了,而且不合语境。笔者认为,“为之泣”的“为”与《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为”一样,是“向”“对”的意思。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同样的例子还有司马迁《报任安书》“然此可为圣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学习文言文,由于古今词汇、语法不同,稍不留神,就会被今义所惑而造成理解有误,从而使注释、翻译不合古人原意,有悖于翻译的第一个原则“信”。学文言文时努力排除现代汉语的干扰,即所谓负迁移,正如学英语时要排除汉语的干扰一样(当然,现代汉语学得好对于古代汉语的学习,汉语学得好对于英语的学习也有正迁移),是教者、学者、编者努力的方向;尤其教者、编者,因为学生容易相信教者,而教者容易相信编者。我们的敷衍塞责是会误人子弟的,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