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论语文素养

作者:王尚文




  由于对语感内涵的重新描述,语文教学在一些具体做法上要有较大的改变。以往我们可能着重于文句本身的分析,比如对于文章我们指导学生认识“怎么写”,今后我们则要换个思路,着重于“为什么”这么写,而且这“为什么”主要指的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只有这样,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记叙文的人物、事件、地点等,才可以得到有说服力的分析。为什么这里要用倒叙、为什么这里要用数据论证,等等,都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得到解释,甚至一句话的顺序、一个词的选用都是如此。
  
  三、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
  
  如果将“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定为语文素养的基调,我们认为它和人文素养之间只是相关而已,尽管这种相关性有时表现得非常深刻。因为“理解和运用”基于汉语知识,属于技能技巧层面,有时和人文素养不太相关,甚至完全无关。如周作人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水平并不会因为其落水而发生什么变化。但“理解和运用”又常常和人文素养相关,因为读写听说总有它的动机、意图,而且许多时候遣词造句和对词句的理解总是渗透着读写听说者的思想情感。例如前几年巴格达被美军占领,有的记者报道说是巴格达“解放”,而有的记者却说是“沦陷”或“失守”,报道的不同不是由于记者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不同,而是由于立场观点不同。又比如在《药》中,夏瑜说“这大清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康大叔就听不明白,认为这不是人话;同样,对于夏瑜说的“阿义可怜”,驼背五少爷们也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这是疯话。他们听不明白夏瑜的话,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语文素养存在问题,而是因为他们无法体会到夏瑜说这句话时的思想境界,这就是说问题出在人文素养。关于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关系,我曾先后发表《关于读写听说的动机问题》和《人文原在语文中》两篇文章作过说明。〔6〕
  现在我们把语文素养的主旋律定位于交往、对话,描述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那么,它和人文素养就不只是相关的关系了,而应当说它就是人文素养的一种表现形式。对话,首先是对话双方都把对方看成人,而且是应当尊重、值得信任、相互平等并能够通过对话共同进入新的精神境界的人,是“我—你”之间的关系,态度是真诚的、谦逊的、开放的,这不分明是人文素养吗?当然,对话也有语言知识技能的问题,欺骗人的人,也可能在语言知识方面毫无问题,技能技巧相当不错甚至非常高明,能够把人骗得团团转。也就是说,语言知识技能是中性的,欺骗讹诈者和真诚对话者都需要也都可以用;但必须承认的是,不管是为了欺骗讹诈还是为了真诚对话,语言知识技能虽然都不可或缺,但毕竟都处于从属地位。因其不可或缺,为了生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任何轻视、忽视的态度都是极其错误、极不应该的。因其处于从属地位,就不能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孤立起来,或将其视为首要的甚至唯一的,否则也不能真正生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何况我们是在培养真正的人、大写的人,强调其内含的人文性也完全是必要的、应该的。
  生成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任务,也是学校教育中各门课程的共同任务,而基础教育中语文课程的责任尤为重大。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应当包打天下,更不意味着要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政治课;恰恰相反,应当坚守语文的立场,着眼于语文的特征,真正发挥语文为其他课程所没有的、为其他课程所难以取代的独特优势,作出自己的贡献。好比粮食、房子、衣被都为人的物质生活所必需,但三者有不同的作用,人不能住在粮食里面,房子也不能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要。粮食重要吗?当然重要,没了它,人就会饿死,但它代替不了房子、衣被的功能。语文课程必须承担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但为完成这一任务语文有它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具体内容、途径、方法,不能以教育的共性来取代不同课程的个性,当然也不应当以突出个性为由来否定、排斥教育的共性。近些年来,出现了以教育共性来淡化甚至取代语文课程个性的倾向,其突出表现就是把一般人文素养的某些要素硬生生地挤进语文素养的范畴,视之为语文素养的要素。这在理论上是经不起推敲的,在实践中也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实不可取。
  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内容的确广泛而又丰富,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把语文课程要培养的语文素养的内涵和外延无限膨胀。因为这样一来,培养语文素养的任务就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起码会大打折扣,而语文素养又是我们下一代不可缺少的,而且语文素养具有基础性,因此还会影响下一代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后果是严重的。
  语文教学如能紧紧抓住生成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宗旨,在话语实践中养成对话情趣、学习对话思维和对话规则,从而学会对话,乐于对话,这不也是人文吗?而且是人文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之一。当然,我们也绝不小看更不排斥着眼于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只是反对以此淡化或取代语文素养的生成与提高。我们充分理解将人文素养的某些要素加进语文素养的良苦用心,但却不认同这种主张。
  语文素养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历时性与共时性统一的概念。从历时的角度看,它具有整合性,既是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的整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语文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又是主观努力与教育引导的整合、听说读写的整合、知情意的整合,总之是一个主客观诸多因素长期交互作用的过程,因而具有纵向的渐进性与横向的稳定性。它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产生飞跃,突进到一个新的层次,渐进是常态;但它又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只要生命不止,都有可能上升到新的高度,也就是说这种整合作用贯串于人的一生。
  从共时的角度看,它具有整体性,语文素养决非语感、知识、思维、情趣等的机械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用语言学认为,语言在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没有哪一部分是可以完全学会的。因为语言不可能以分解的方式在运用领域中出现,不可能像数学可以分成算术、代数、几何等那样,把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完全分解开来“单项独进”;说话、写作也不可能和认识、情感分解开来专门培养。读写听说活动虽然可以分别进行,但都既以汉语整体素养为基础,又全面作用于汉语整体素养。不过整体性并不意味着提高语文素养必须是有关要素在同一时间里齐头并进,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以整体中的某一点、某一面为重点进行,但必须把握这一个点和面与其他点和面的有机联系,否则就不可能收到真正的效果。
  语文课程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当务之急是转变观念。有识之士早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下一个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场竞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语文素养在人的全面素养中又处于关键地位。国际教学论的发展已由知识本位、能力本位进步到以人为本位。我们千万不能把语文教学仅仅看成学会操作语言这一工具的技术训练,眼睛只是盯住某些可以量化、标准化的知识、技能,而应准确、全面地理解语文素养,从而真正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仅仅指向应试的能力训练无助于甚至有害于语文素养的培养,它们像一个个黑洞,吸尽了学生有限的时间、精力,消耗着青少年宝贵的青春和生命。鲁迅于逝世前曾指出,真的要“救救孩子”,这“于我们民族前途的关系是极大的”!我们一定要痛下决心把由于应试教育的误导而苦苦挣扎于题海之中的学生们解救出来!
  
  〔1〕《马克思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2〕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
  〔3〕〔5〕杜威《经验与自然》,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44页、145页。
  〔4〕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198页。
  〔6〕《语文建设》2005年第5期、《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第2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