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盯上那两处省略号
作者:陆精康
“写林冲杀陆谦、富安、差拨的文字之后,课文中出现了两处省略号——显然,原文中不可能有省略号——那么,编者删掉了什么内容呢?”
原来,教材节选时对文字作了如下处理:
把陆谦上身衣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入庙里来……穿了白布衫(下略)
学生的目光盯上了两个省略号。对省略的内容,教师备课时其实早已心中有数,但谜底似乎不必立刻揭开,于是卖一个关子道:
“可以据上下文情节想象一下课文省略的内容。不妨试着增补,看谁增补的内容最接近原文。”
几分钟后,先后有数位同学宣读了“想象”出的文字。下面是有代表性的四则发言:
“林教头将那杆花枪插入雪地,正寻思此去何处,猛觉一阵风自脑后袭来,说时迟,那时快,林冲侧身闪避,左腿顺势踢去,右手那柄尖刀同时掷出,来者仰面倒地,尖刀正中咽喉——看那厮,却是差拨。”
“林教头看那草料场时,大火渐熄,稀稀落落的火星在夜空中一闪一闪。风势渐小,那雪却是越下越紧,渐渐覆盖了陆谦三人尸体。林教头伫立良久,不再犹豫:天无绝人之路,且投柴大官人去!”
“林冲杀了三人却不解恨:那老贼高俅,兀自在东京城里快活,此仇不报非君子!入得庙来,林教头就葫芦中冷酒饮一大口,豹眼圆睁:神灵作证,如今且去寻个地方落草安身,他日必上东京,刺杀那祸国殃民的泼贼。”
“林教头入得庙来,抖落身上的积雪,许一个愿道:‘林某大难不死,报仇雪恨,全仗神灵庇佑。来日再烧纸钱,重塑金身。’八十万禁军教头今日沦落如此地步,林冲不禁落下两行清泪,无奈向山神拱一拱手,就此别过。”
对四位同学的发言,教师作了评论——既有肯定也暗含批评:
“同学们设身处地揣想情境,有一定合理性。写人物动作,进一步表现了林教头的神勇。但杀人不死再生波澜,不免入了武侠片的套路。写自然环境,起了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草料场’和‘风雪’照应了上文,但似乎没有多大拓展。写人物心理,由陆谦口中知晓原委,萌生东京寻仇的计划,与情节确有关联。但此时此地的林冲,考虑最多的还应该是天涯亡命。写人物独白,林冲在山神面前祷告的话语,符合人物心理,但似乎不够简洁。四位同学增补的文字,离小说的文字风格也有一定差距。”
原文究竟如何?于是教师出示了被删掉的文字,并作简要说明:
把陆谦上身衣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下略)
“删节文字写三件事:剜心掏肝、刀刃差拨、割首祭神。现在,我们应该知道编者为什么要删掉这些文字了。这种删节合理吗?”
学生们的看法主要有两种:
“将心肝提在手上,将人头结在一处,这部分文字充满了血腥和暴力,造成十分恐怖的视觉冲击,复仇英雄变成了一介屠户,也有损人物形象。在国际社会全力反恐的今天,伊拉克基地组织和阿富汗塔利班斩首人质的录像,电视上是从来不播放的。所以教材删去血腥场面是完全应该的。”
“尊重原著,是小说节选的一个基本要求。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林冲如此作为,在那个时代是很自然的。被压迫者的反抗带有血腥色彩,这是小说反映的历史真实,也是读者可以理解的。况且,书面文字和影视作品对视觉的冲击毕竟不同。编者担心学生沉迷于作品中的暴力,这实在是杞人忧天。我们需要原生态的阅读,编者的删节是没有道理的。”
两种看法针锋相对,教师觉得应当将争论引向一个较高的层次:
“直接或间接地表现或宣扬暴力总是不应肯定的。但这里的删节是否合理,还应当看一看这样删节对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会造成影响。”
“前文写到‘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差拨其实没有丧命,此处照应前文补写的一笔,是情节发展的一个必要环节,自然不应删去。”
“山神庙祭神,表现了林教头性格的另一面:在对山神的祭告中,林教头的心境获得了平静。这丰富人物个性的一笔,与紧张的搏杀场面形成了缓急对照,似乎也不应删去。”
“剜心掏肝毕竟是十分恐怖的一幕。否定文学作品中的恐怖主义,也是阅读和鉴赏的基本要求。但是,我们又不能在泼出洗澡水时将婴儿一并泼掉。”
教师认为,同学们有这样的认识,说明小说审美的层次已经较高,于是总结道:“同学们盯上两个省略号,还是很有意义的。这段文字是否应该删节,可以见仁见智。既要删节部分文字,又要保留部分文字,确实是一个难题。假使我们是历史小说的作者,应该怎样寻找平衡,解决这一难题,撰写符合时代精神的‘林教头杀人入庙’这一场面呢?”
下面是多数同学认可的一段改写文字,不是十分精彩,却也差强人意:
把尖刀向陆谦心口一剜,陆谦惨叫一声,立时丧命。看那差拨,却从雪地里爬起来要走,林冲纵身上去,肐察一枪,正中后心,也结果了。漫天大雪愈下愈紧,林冲将三人尸体拖在一处,用雪埋了,再转入庙里来。‘神明庇佑,林某大难不死!’言毕,落下两行清泪。林教头收拾刀枪,不敢久留,向山神拱一拱手,穿了白布衫(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