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综合性学习教学的三个关键
作者:蒋红森
第三,活动中的“分组”要力求科学。
“分组”作为一种活动方式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但在如何分组的问题上还存在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分组为例,很多教师都是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各小组的活动主题分别是:何谓风流、喜看风流、谁最风流、评论风流、礼赞风流。这样的分组表面看起来似乎不错,实际上,五个活动主题之间存在一种逻辑递进关系,因为回答“何谓风流”是开展其他各项主题活动的前提,“礼赞风流”必须以前四项主题活动为支撑。在这项活动中,“何谓风流”应该是全班学生都须解决的问题。
分组的目的是进一步丰富活动的内容,进一步增进学生活动中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进一步提高综合性学习的效益。活动中什么时候分组,分多少个组,分组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学生以怎样的方式组合,这些都是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分组”才不至于表面化和形式化。
第四,重视活动过程中学生行为的评价。
“课程目标”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就意味着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评价,不能简单地以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作为标准,而应该着眼于学生活动的全过程,着重评价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对学生的评价要着重关注以下方面: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态度;
学生占有资料的途径、方法以及处理资料的表现;
学生探索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待活动中“临时问题”的态度及处理过程;
活动的深入程度和体验程度;
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的程度;
活动中的“交流”表现和成果的质量。
实行过程评价是确保综合性学习活动质量的关键。过程评价不能只是表现为教师即时性的只言片语,而应该制定一个标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以此对照自己的行为,其活动也就能由外在的驱动转变为内在的自觉。这样的评价就上升为一种机制,一种常态。